趙家芹


關鍵詞:水平二;變速跑;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8)01-0052-02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在教材教法改革實驗的基礎上結合實際,通過學生自主、探究等一系列有效的學法,結合學生的學習興趣、生理特點,運用快慢變化的鼓聲節奏來調控學生的跑步節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結合游戲比賽等形式,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獲知,從而形成體育技能,達到身心全面發展的目標。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主教材為變速跑,變速跑是50m×8往返跑的一個練習方面,屬于耐久跑。提高學生的50m×8往返跑能力,可以從以下幾點去練習:變向技能、變速能力和耐久力,本節課主要是提高學生的變速能力,運用不同的鼓點節奏來幫助學生體驗不同速度跑的節奏,感受不同節奏的呼吸與步幅、步頻的配合,在快速跑、慢速跑交替練習中,能做到呼吸、跑動有節奏,發展速度體能。50m×8往返跑包括直線的快速跑,轉彎前的減速跑再到轉彎后的直線快速跑。這個過程是一個變速的過程,怎樣提高學生步幅、步頻與呼吸節奏的把握,做到跑動自然有節奏是本堂課的重點。
三、學情分析
50m×8往返跑這個內容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比較難的,一方面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耐力素質,另一方面需要學生掌握轉彎技術,具有變速的能力。完整的進行50m×8往返跑的練習對目前四年級的孩子來說在速度、耐力方面還是欠缺的。四年級的學生好動,對新事物的探究能力強,尤其是對短距離速度類項目積極性高,經過三年的小學體育生活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體育基礎,但耐力儲備較為薄弱,因此本課根據學生的這一實際進行變速跑能力的練習。在快慢節奏中感受不同速度帶給自己的體驗,為水平三的耐力練習打下基礎,同時采用體育課少見的鼓點節奏來增強學生的練習興趣。
四、課的流程
貫徹《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堅持育人為本的指導思想,根據小學生活潑好動、思維靈活、愛好廣泛、好勝心強等特點,通過游戲、比賽的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更有興趣。本身耐久跑就是一個相對比較枯燥的體育項目,怎樣讓它變得活潑有趣,本文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來改變練習的形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