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象菊
摘要 目的:探討溫陽解毒法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陽虛型)的療效。方法:收治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陽虛型)患者6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30例。結果:治療后,治療組密歇根神經篩查積分、神經傳導速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溫陽解毒法內服、外洗治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陽虛型)有較為滿意的效果。
關鍵詞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溫陽解毒法;臨床觀察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病程較長,患者血糖水平控制不良,容易引發(fā)各類并發(fā)癥。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其常見并發(fā)癥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且單純西藥治療效果不理想。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陽虛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以溫陽解毒為治療法則,以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水煎服,以其藥渣加紅辣椒水煎、外洗,取得較滿意臨床療效。
資料與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陽虛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6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18~79歲,平均(57.9±10.9)歲;平均病程(11.2±4.87)年;體重指數(23.46±2.65)kg/m2。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20~79歲,平均(57.7±11.2)歲;平均病程(10.3±5.22)年;體重指數(23.50±2.40)kg/m2。治療前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體重指數等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病例納入標準:患者同意本研究并簽訂知情同意書。所選病例符合西醫(yī)診斷符合《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診療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中醫(yī)診斷符合《消渴病(糖尿病)中醫(yī)分期辨證與療效評定參考標準》,主癥:①肢末疼痛,下肢為主,入夜尤甚;②肢端麻木。
陽虛診斷標準:①舌淡胖苔白;②畏寒怕冷,肢端冷痛;③腰膝酸軟冷痛;④脈沉細緩;⑤夜尿頻多;⑥面足浮腫。具備主癥≥1項,加陽虛診斷標準≥2項。
研究方法:采用隨機、對照的研究方案。患者均接受飲食及生活方式干預,同時進行口服藥物或注射胰島素降血糖。①對照組: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甲鈷胺500μg靜脈注射+生活方式干預,前列地爾10μg靜脈注射,1次/d。②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內服方(藥物組成:黃芪45g,生姜90g,附子10g,桂枝45g,川芎20g,芍藥45g,大棗12枚,延胡索20g,紅花10g,白芥子10g)。以煎藥機進行自動煎藥,2袋劑,200mL/袋,2次/d,1袋/次服用。同時聯合外洗方(內服藥藥渣加紅辣椒30g,水煎2000mL,溫度以不燙手為宜,每晚熏洗20min)。兩組均治療4周后評價療效。
觀測指標:密歇根神經病變篩查表(MNSI)積分及神經傳導速度的測定。
療效評定標準:①完全緩解:MNSI積分較治療前減少≥90%;神經傳導速度恢復正常。②顯效:神經傳導速度提高≥10%,MNSI積分減少≥70%且<90%。③有效:神經傳導速度提高≥5%且<10%,MNSI積分減少≥30%且<70%。④無效:MNSI積分減少<30%;神經傳導速度<5%。
統計學方法:數據處理使用統計軟件SPSS17.0進行,等級資料用Ridit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治療后,溫陽解毒法在改善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臨床癥狀方面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患者MNSI積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兩組神經傳導速度變化比較:溫陽解毒法在提高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神經傳導速度方面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治療后脛神經MNCV、腓總神經SNCV比較,P均<0.01,見表2和表3。
討論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屬于“消渴”“痹證”的范疇,多由消渴久病不愈發(fā)展而來。中醫(yī)認為,人體各種功能均是陽氣的體現,消渴日久,陰損及陽,脾腎陽虛,陽氣失于溫煦、推動,氣化無力,致血脈不利,水液不化,最終導致毒邪叢生。糖尿病是“糖毒”引起的,“糖毒”又是糖尿病的病理產物,是引發(fā)并發(fā)癥的重要原因。“糖毒”易化生“熱毒”“火毒”“痰毒”“瘀毒”等。消渴痹證陽虛型是臨床常見類型。本研究以黃芪桂枝五物湯為基礎方加味內服藥。黃芪的功效是溫陽益氣;芍藥理血和營,桂枝溫經散寒通痹,兩藥配伍,調營衛(wèi)、和陰陽;附子溫陽散寒,增強溫補之力;紅花活血祛瘀,解瘀毒;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生姜、大棗調和營衛(wèi)。以上藥物聯合使用,能夠發(fā)揮溫陽益氣,通痹解毒之功效。外用藥辣椒具辛辣之味、溫熱之性,研究顯示,辣椒中的辣椒堿具有一定的止痛效果,能夠減輕在臨床上所遇見的多種頑固性疼痛。除此之外,辣椒還具有一定的止癢效果。臨床實踐顯示將辣椒涂擦在皮膚之上,能夠使局部皮膚局部的血管擴張,血液流動加快,促進循環(huán)。
在中藥熏洗治療過程中,可以借助藥液的自身溫度以及其固有的溫熱之性使得治療部位皮膚溫度升高、毛細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huán),有助于皮膚快速吸收藥液,改善神經組織血液供應。且陽虛型患者,多形體肥胖、倦怠乏力、畏寒肢冷、喜溫惡涼,容易接受熏洗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