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映玲
摘 要:在如今的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德育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并且提倡將德育擺在所有教育的首要地位,將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進行全面落實。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當中必須先做到厚德載物與立德立身,不斷完善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對策
一、班主任提升自身素質(zhì)修養(yǎng),做到言傳身教
正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初中班主任只有做到處處以身作則,實現(xiàn)言傳身教,從根本上提高個人的素質(zhì)教育,才能夠成為學生值得學習和效仿的榜樣,成為初中生學習和成長道路上的指路明燈。讓學生信服,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從而確保德育工作的開展質(zhì)量。首先,班主任要不斷提升個人的道德素養(yǎng),努力成為學生立德立身的楷模。班主任要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規(guī)范個人言談舉止,在為人處世方面正確示范,成為學生效仿的榜樣。其次,班主任要鍛煉多元化的工作能力,從而降低德育工作的開展難度。班主任需要有觀察、分析、判斷、總結等多個方面的工作能力,才能夠在日常教育教學與管理和完成學校下達的各項任務中更加得心應手,給予學生更加有針對性的學習成長指導。最后,班主任要不斷地學習充電,讓自己緊隨時代改革步伐。如果班主任在德育工作實施中不注重知識革新與方法創(chuàng)新的話,是無法在學生群體中建立威信的,所以教師要做到通才,更好地落實班主任德育工作目標,在學生群體之中產(chǎn)生強大的影響力。
二、掌握班主任德育工作原則,提高德育質(zhì)量
在初中班級的每一個學生成員均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由這些學生構成的班級也會顯現(xiàn)很大的特殊性,這就給初中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zhàn),也對因材施教的落實提升了要求。第一,愛心原則。用愛心來感化學生遠遠會超過教育懲戒帶來的效果,愛是關心與寬容,班主任只有在教育教學和德育工作之中融入愛心,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德育工作水平。班主任還需在言行舉止中進行滲透,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給予他們的愛,增強學生的學習自覺性,也讓他們自覺規(guī)范自身的道德行為。第二,民主公正原則。班主任的日常工作煩瑣復雜,常常無法了解所有事情,因此在處理問題時會不可避免地加入一定的主觀色彩,進而影響公平公正的事件處理。為避免這一問題的發(fā)生,班主任在處理事情時不能輕易下結論,而應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則,深層次地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以消除德育工作中的師生隔閡問題。第三,賞識原則。賞識教育是引領學生走向成功的關鍵,而初中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也要堅持賞識原則,給予學生真誠的贊賞肯定,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真正地把學生引入成功的軌道。
三、改革班級管理的方式方法,促進德育升華
要讓德育潤物細無聲地融入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以及學生管理當中以及促進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升華,班主任需要在班級管理的方式方法上進行徹底的變革,發(fā)揮班集體的整體力量,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第一,班主任要加大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力度,促進優(yōu)質(zhì)班風的形成。因此,班主任要認識到思想教育在班風建設和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運用多元化的路徑,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質(zhì)量,引領學生樹立正確“三觀”,并塑造優(yōu)良班風。第二,班主任要積極推動班干部隊伍的建設,讓學生在自我管理中升華道德素質(zhì)。班干部是整個班級當中由學生構成的核心骨干力量,是班級活動的重要倡導與組織者,能夠為學生自主管理提供基礎。因此班主任要指導學生用民主選舉的方式選擇班干部,并進行班干部的輪換,發(fā)揮班干部在德育工作中的強大力量。第三,組織多元化的班級實踐活動,在實踐中進行德育的滲透。班主任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多姿多彩的實踐平臺,鼓勵學生在班集體活動中展示能力才華,體驗成功的快樂,提高班集體的凝聚力,讓班主任和學生的關系更加融洽,全面升華德育工作。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人生發(fā)展的關鍵期,更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這一階段的學生既有兒童的道德觀念,也有高層次的道德觀,這就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初中班主任需要在德育工作實踐中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考慮到當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以及德育引導的需求,革新德育工作方法,指導學生認識到培養(yǎng)個人德育素質(zhì)的重要價值,為學生完善“三觀”以及身心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朱芬蓮.厚德方能載物——淺談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J].學周刊,2011(25):208.
[2]王秀英.以德育人,讓學生走得更好[J].新課程(下半月刊),2015(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