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敏
摘 要:主要以小學音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下在小學音樂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有效價值和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策略為主要依據,從按照音樂教學需要運用多媒體技術、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規范學生音樂歌唱水平這幾方面進行深入探索與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強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作效率。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多媒體技術
隨著現在社會和經濟不斷發展,對教育行業發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合理運用信息技術,能夠改變傳統音樂教學內容的單調性和枯燥性,打破音樂教學課堂氛圍低沉的局面。通過多媒體技術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主觀能動性,充分利用學生的感官,使學生音樂教學不局限在聽和唱上,在音樂教學課堂上體現學生主體性,不斷拓展音樂知識和內容,以此不斷熏陶學生感受音樂。
一、在小學音樂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有效價值
信息技術應用逐漸廣泛,因此,在教育發展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成為一種新型教學方法。能夠實現教學信息化、智能化、現代化發展,能夠增強音樂教學立體感受,提升音樂渲染力,是實現音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為學生學習和教師教授知識都提供了有利條件,增強了音樂教學效率,在現如今推行素質教育的階段,多媒體技術的引用能夠逐步實現這一教學目標,通過對音樂理論知識的掌握和分析,理論聯系實際教學內容,促進音樂教學發展。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改善教學方法,創新教學內容,吸引學生對音樂教學的注意力,增強音樂教學質量,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按照音樂教學需要運用多媒體技術
在實際音樂教學中,要以音樂教學知識作為主要內容,多媒體作為教學輔助手段,所以,教師在設計多媒體教學時要根據音樂教學需求進行設計,要充分考慮學生音樂學習水平和接受能力,按照課本和學生實際情況設計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技術對音樂知識進行拓展和創新。教師在設計音樂教學課件時,要有針對性選取內容,根據多媒體技術具有的優勢對教學內容進行設計,防止在音樂教學中出現沒有價值的教學內容,降低音樂教學質量和效率[1]。教師在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時,要發揮自身主導作用,不能完全依靠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避免出現其他不良問題,教師教學中要合理組織課堂,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和學習,控制教學進度和發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積極探索和學習,激發學生學習音樂欲望,促進學生學習。
2.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
以往音樂教學中,學生通過教師播放音樂磁帶而學習,長時間如此使學生失去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使得學生學習音樂時的熱情不夠高漲,有些被動,學生上課時注意力無法一直保持集中狀態。而引用多媒體教學將音樂以圖片、視頻、動畫等直觀形象展現給學生觀看,能夠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提升學生對音樂教學的主觀能動性,學生能夠通過多媒體技術對音樂知識進行有效掌握和理解,對音樂節奏、速度、音節進行掌握。在腦海中想象出一幅符合音樂內容的精彩畫面,激發學生音樂學習欲望。例如:在學習人音版第二冊《草原是我的家》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歌曲,在歌曲中插入草原美麗景色,吸引學生注意力,引發學生對音樂知識進行想象,教師引導學生對歌詞進行想象,進而對歌詞進行理解和掌握。教師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提升音樂教學質量和效率,增強學生對音樂的主觀能動性。
3.規范學生音樂歌唱水平
在音樂教學中包含很多教學內容,對學生歌唱能力的訓練也是音樂教學中的一部分,根據相關數據和資料分析,學生對音樂的歌唱表達,能夠檢驗出學生歌唱方法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在音樂歌唱教學時,僅僅通過教師口述講解,學生無法形成良好的歌唱習慣,而且對于小學生來說掌握起來有些抽象[2]。教師可以有效地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實際音樂歌唱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例如:在學習人音版音樂第一冊《好朋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進行演唱,通過多媒體進行錄制,然后將視頻播放給學生觀看,學生之間通過觀看和互評找出與原唱的區別,教師引導學生規范歌唱內容,不斷提升學生音樂歌唱水平。
三、結束語
音樂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創造力、想象力、思維力發展,而且音樂能夠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符合現在社會對教育提出的要求,現將多媒體引入音樂教學中。教師在音樂教學中以教材作為基礎,以多媒體技術作為輔助手段,提升音樂教學水平,以學生特點作為基礎進行教學。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智能化、立體化、形象化的音樂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將視覺和聽覺結合在一起進行學習,提升小學音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未來發展。
參考文獻:
[1]童琳.小學音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有效運用[J].北方音樂,2016,36(2):94.
[2]戴明志.小學音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有效運用[J].教育,2016(12):66.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