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思齊
摘 要:無等級評價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習成果不評等級,注重過程內化和情感體驗的評價方式。評價是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環節,無等級評價是提升學生繪畫能力和表現力的重要方式,這種評價注重發展的過程、主體的參與意識和創造力的培養。通過無等級評價,使學生真正融入學習中,增強自信,發掘潛力,獲得進步,而非總是關注作品的最終成效。
關鍵詞:無等級評價;小學美術;創造力
一、無等級評價是由小學美術的學科特點決定的
美術是一門視覺、造型等多種藝術糅合的綜合學科,美術作品的評價沒有一成不變的標準。在評價的過程中,如果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作品,憑教師的感官和標準輕易對孩子的作品下結論,會限制他們的思維、創造力與想象能力,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也會對其心理造成消極影響,使他們在以后的作品表現中克制主觀感受。只把焦點放在教師的喜好上,過分投其所好,而忽略創作的意義和體驗創作過程的樂趣。
以往的小學美術教學強調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而學講方式下的小學美術教學更強調培養學生對美的理解力和感受力。無等級評價可以擺脫傳統評價方式脫離實際的弊病,使學生更加關注生活,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和思維能力,對孩子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有重要意義。
二、無等級評價是由小學生的特點決定的
處于6~12歲年齡階段的小學生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一)感知能力加強,喜勝厭敗心理顯現
小學生身心快速發展,感知能力和反射能力逐漸提高,小學美術課堂將學生敏感的各種外部刺激有機融合并投射給學生,提高學生對外部世界的綜合感知能力。學生求知欲強,樂于接觸新鮮事物和知識,但喜勝厭敗。他們有上進心且樂于展示,但當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易產生消極情緒。稍有成績得到教師的認可,便會喜形于色,反之則會情緒低落。
(二)創造性想象開始發展
小學生的想象從意象片斷、模糊場景,向著完整意象和復雜現實場景的方向發展。低年級學生的想象一般是具體事物的縮放和模仿,中高年級學生的想象對于具體事物的依賴性變小,組合、拼接、抽象化、符號化等創造性想象開始發展。
(三)注意方式面臨轉變
低年級學生很難對特定事物、目標保持專注,新奇多變的圖像容易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對抽象的、符號化的圖象則不感興趣。中高年級學生能通過意志力將自己的注意力聚焦在特定目標上,注意時間也在逐步延長。
無等級評價適應了小學生的特點,它強調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與合作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營造輕松、自由、和諧的氛圍,達成多元化的發展目標。
三、無等級評價是由小學美術教學的原則決定的
小學美術的教學應該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一)互動性原則
互動性教學是新課標下的一個要求。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引入交互式體驗,增加互動的板塊,通過互動的方式進行無等級評價,消除師生間的溝通隔閡,符合小學生學習和認知的特點。
(二)啟發性原則
啟發性原則是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重要原則。小學生想象力豐富,教師要多傾聽學生的意見,了解學生的想法,啟發學生找到自己的創作思路,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與審美偏好,給學生寬松自由的氛圍,引導學生提升創造力。無等級評價注重學生的內在體驗和主動參與。等級評價的標準過于單一,以成人的眼光和社會思維來束縛學生的想法,容易導致絕對化的偏向,不利于獨立人格的養成和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激勵性原則
小學美術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美術基礎和美術技能,更要引導學生建立對藝術的通識認知。教師應該注重激勵學生,為其日后的學習和發展夯實基礎。無等級評價更多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偏好、特長、成長軌跡,選擇不同的激勵手段。盡可能多地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閃光點,讓他們發表自己獨有的見解,教師及時給予鼓勵和反饋,這樣就容易讓學生對美術學習產生興趣,增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把學生的大腦從固有的思維框架中解放出來。
無等級評價可以緩解學生在考試評價中所產生的緊張、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增強學生的自我意識和主動參與意識,對在其他學科上是后進生而言,美術課上的無等級評價會讓他們感受到進步的喜悅。這會大大增強學生對美術學習的信心,同時也會增強他們學習其他學科的信心,保護學生的自尊心。
例如,我所教的一個學生,在班內被冠以“學困生”名號,但他的美術作品是很優秀的,在展評時,我公開表揚了他。這名學生告訴我,之前沒有教師在課堂上表揚他,只有在美術課上,他是自信的。傳統評價方式損害學生的自信心,而無等級評價,可以幫助學生重塑。
總之,無等級評價是一種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的評價觀念。評價內容拓寬了傳統評價的邊界,注重知識與技能的融合、過程與方法的轉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養成;評價標準更加多元,更加多維,更加多層次;評價形式注重多種形式的融合互補;評價功能在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使每個學生各展所長,各抒所見……總之,無等級評價通過營造寬松、平等、自由的氛圍,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思考,為學生拓展更大的展示空間,提升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金于同.小學生美術作業評價存在的問題與策略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08(2).
[2]陳康樂.小學美術作業評價的多元性[J].新課程學習(下),2011(6).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