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潔
摘 要:生本課堂教學是實現生本教育的基礎,在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前置性作業是在講解新知識之前,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布置的作業,不僅是衡量學生學習質量的教學環節,也是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教學方式。設計前置性作業要求教師能夠體現出新知識的要點,這是生本課堂的教學任務之一。就生本課堂小學數學教學中前置性作業的布置進行簡要的探討。
關鍵詞:生本課堂;小學數學教學;前置作業
在開展生本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落實相關的指標,前置性作業是完成這一指標的關鍵所在。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滿足于現有的狀態,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常常不能進行較好的理解,導致其學習能力減弱。前置性作業的布置是讓學生處于學習嘗試狀態,利用自己的實際學習能力解決新的問題,從而使其思維能夠一直處于活躍狀態,對于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有較大的作用。
一、前置作業設計特性
1.指導性
在布置前置作業的時候,教師通常需要提煉新知識的關鍵,讓學生能夠對新知識的內容有大致的了解,同時需要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很多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難以找到知識要點,在遇到難點的時候難以攻破。前置作業的布置就需要體現教學思路,讓學生提前熟悉新的知識,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特點將教學關鍵在前置作業中體現出來,讓小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能夠對內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2.層次性
小學是打基礎的重要階段,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難發現,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存在一定的差異。在布置前置作業的過程中教師就需要根據學生的水平和學習能力進行不同層次的設計,這樣才能滿足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前置作業的完成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獨立性,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就要求作業的設置水平和范圍能夠符合其實際的學習和解答能力。因此,在布置小學數學前置作業的過程中,就要求作業具有較強的層次性。
3.開放性
開放性作業的布置能夠從一定程度上發散學生的思維,布置前置性作業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實現思維的擴散和發展。由于前置性作業內容大多學生還沒有完全接觸和學習,教師就可以適當在作業中加入開放性條件或者設置開放性問題,讓學生對其進行完善。開放性作業與傳統的作業相比,不會限制學生的思維,并且能夠讓學生以不同的方式進行解答,不僅能夠起到發散學生思維的作用,還能夠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
二、在生本課堂中布置前置作業的建議
1.切入具體內容
不管是哪門學科,在開展生本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都需要將前置作業融入具體的教學內容。在開展生本課堂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小學生發揮其學習主體作用,并且在前置作業的布置中體現出來。比如:在開展“兩位數乘一位數的進位乘法”教學時,教師首先需要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內容,教師就可以先將一位數乘以一位數的乘法提出來,作為學習鋪墊。學生在學習這個內容之前,已經對個位數乘法進行了學習,教師用這種方法既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夠幫助學生逐層遞進,強化其數學知識體系。
2.豐富作業素材
在開展生本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小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度進行匯報,并且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與同學一起合作,完成生本課堂教學任務。在此基礎上,教師就需要以豐富的前置性作業素材作為檢驗和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方式。比如:在學習四邊形之前,教師可以利用四邊形的豐富性布置前置作業,讓學生對各類四邊形進行了解,并且使其在小組合作過程中進行討論,同時還可以引入線段的組成等知識,引導學生發散思維,提升生本課堂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3.提升作業質量
前置作業的布置是為了提升生本課堂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因此,教師就需要保證作業的質量,才能讓小學生根據作業內容和完成方式提升學習效用。比如:在布置“長方體和正方體”這個單元的前置作業時,教師首先可以讓小學生對立體圖形進行拆分,讓其回顧生活和學習中見過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對平面圖形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在學習立體圖形的時候就可以以平面圖形為基礎,使其立體化。以生活經驗和已經學習過的知識為基礎,體現出前置作業的特性,并且還能夠增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4.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雖然前置作業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但是在開展生本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是需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實現知識的過渡。比如:在開展百分數教學時,教師首先可以在前置作業中提出問題“百分數的基本形式是怎樣的?”“小數與百分數之間的轉化關鍵是什么?”等。學生在完成作業的時候,大多會快速解答第一個問題,但是在解答第二個問題的時候,可能會有一定的困難。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使其在生本課堂討論過程中能夠發表關鍵性看法,為學生的實際學習提供思維基礎。
綜上所述,在生本課堂小學數學教學中布置前置性作業時,教師需要遵循生本課堂的基本教學理念,體現前置性作業的特點,促進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孫政.基于生本課堂小學數學教學中前置作業布置的探究[J].基礎教育研究,2015(21).
[2]李印清.多元化教學視角下的小學數學前置性作業研究[J].學周刊,2016(8).
編輯 李博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