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德
摘 要:小學階段對于學生來說是學習生涯的起步階段,數學作為基本的課程,老師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隨著新的教學模式的產生,導學案作為新的教學模式,普遍得到了人們的認可,這種新的模式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在課堂上具有自主性,學生在課堂中可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
關鍵詞:小學數學;導學案;課堂應用
一、小學數學
小學數學是數學教育的早期階段,小學數學是通過教材,教小朋友們關于數的認識、四則運算、圖形和長度的計算公式、單位轉換等一系列的知識,為初中和日常生活的計算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
二、導學案
導學案顧名思義就是引導學生主動研究學習,把教與學有機結合在一起。導學案是經教師集體研究、個人備課,再集體研討制定的,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素質教育要求為目標編寫的,用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優化發展的學習方案。以學生為本,以“三維目標”的達成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導學案實施的高級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導學案實施的基礎目標是促進學生高效地掌握知識,為后續學習奠定文化基礎。導學案包括: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自主測評、學習反思等環節;遵循課時化原則、問題化原則、方法化原則、層次化遞進性原則。通過對導學案的使用,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興趣,導學案的使用體現了學生為本,教師為主的原則。
三、導學案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1.導學案的設計要圍繞教學目標
導學案的使用,會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具有明確的目標,學生充分利用導學案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了解本節課所學的教學重、難點,在學習中主動分析、思考、探索,解決問題。導學案的使用,可以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可以明確學習任務,圍繞學習目標進行學習,在探討過程中可以合作學習,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后,教師再進行講解和課堂總結,讓學生理清學習內容,形成知識結構系統,最后教師對學生進行課堂檢驗,學生通過一定量的訓練,掌握本節課的重難點。
2.導學案的設計問題要具有啟發性
在上課過程中,教師要提前導入,提出疑問,讓學生主動去探索,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和其他同學合作學習,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要根據教材內容靈活運用,在課堂上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創設學習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讓課堂活躍起來。舉例說明以下是一道方案題目:某旅行社推出江布拉克風景區一日游,有兩種價格方案,方案一:成人每人150元,兒童每人60元,方案二:團體5人以上(包括5人)每人100元,問題是:成人6人,兒童4人,選哪種方案合適?
方案一:6×150+4×60=1140(元)
方案二:(6+4)×100=1000(元)
1000元<1140元,所以選擇方案二合算。
這道題有兩種方案,教師在導學案編制中,要把三維目標貫穿起來,給學生一個思路引導,從而讓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求知欲。導學案作為教材的輔助工具,在教學過程中,把教材和導學案結合起來,做到有教有學,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3.導學案設計的問題要有層次性
根據學生對問題的認識逐漸加深,做到循序漸進。教師在講課過程中,除了靈活使用教材外,還要在課堂中,讓學生自學教材,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進行探討交流,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可以了解自身對本堂課知識的掌握情況,然后教師根據學生自學的情況進行課堂講解,在班級里,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是不一樣的,針對學生不同的預習和學習情況進行指導,做到因材施教,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關注每個學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增強對學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在課堂中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
充分分配自主學習時間,讓學生按照導學案的指導學習。導學案的設計不僅要明確學習目標,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在數學教學中,讓學生在自學中發現問題,做到舉一反三,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導學案的使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總之,相比傳統的教學模式,導學案的使用更加科學實用,與時俱進,激發學生深入理解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獨立學習,將教與學有機地結合起來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導學案的使用符合新課程理念,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張良.論“導學案”的現實問題及可能對策[J].中國教育學刊,2014(1).
[2]靳菲.淺談數學導學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3(36).
注:本文系甘肅省平涼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導學案在小學中高年級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2017]PLG12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