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寅音
摘 要:在主題課程模式下,對區域活動和主題活動的關系做了細致的研究與探索,力求使區域活動和主題活動有機滲透、有機融合,即主題性區域活動的開展。結合實際,從構建“主題性區域活動”方案、提供“主題性區域活動材料”兩方面進行闡述,從而促進主題性區域活動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主題性;區域活動;方案
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實施主題區域活動的開展。
一、構建“主題性區域活動”方案
構建主題性區域活動方案時應先確定主題,而后圍繞主題目標,設計相應區域活動方案。區域的設置不僅要考慮各個領域,更要注重領域間互補的內在聯系。
1.結合主題活動,確立各區域活動
開展一個新的主題活動時,教師會根據主題內容及孩子的需要對原有的區域活動內容進行調整,從而讓幼兒在主題中獲得更多直接、有效的經驗。在開展主題活動“光和影”時,我們提供了手電筒、動物外形卡紙等操作材料讓孩子進行探索。
2.結合主題活動目標,確立各區域活動目標
區域活動目標是主題目標的拓展和延伸,我們在開展主題活動時把適合在區域中開展的內容挖掘出來,根據主題目標進行分化,在區域中把它做大、做實,讓區域活動目標緊緊圍繞主題目標,使區域活動的開展更好地為主題服務。
以大班下學期主題活動“我奇怪、我發現”為例:
美工區(紙塑工廠):學習制作紙泥,掌握制作紙泥的主要步驟,感受造型美和色彩美。
建構區(紙橋大力士):積極探索紙的不同變化與承受積木重量的關系。
泥工區(粘土變變變):學習用團圓和連接的方法,塑造出泥人的基本形象。
生活區(我的牙齒):觀察、記錄牙齒的外形特征,了解牙齒的基本外形結構。
探索區(影子變變變):通過操作,了解同一事物會產生不同形狀的影子,進一步感知光和影子的關系。
二、提供“主題性區域活動”材料
只有投放了充滿趣味性的、多樣性的、滿足不同水平幼兒需要的材料,才能讓幼兒自發通過主題性區域活動獲得發展。
1.投放趣味性的材料
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的認知特點和興趣,有針對性地投放幼兒感興趣的活動材料,并通過材料投放的趣味性來不斷支持幼兒實現自己的想法,促進幼兒與材料的互動。為了讓大班的孩子知道豆漿、果汁等的操作過程,體驗品嘗活動的樂趣,我們給孩子們提供了石磨、水果、大豆等材料,增加趣味性,讓孩子們自己在磨磨做做的過程中體驗其中的樂趣。
2.投放多樣性的材料
我們應該為孩子提供種類多樣的游戲材料來保障每個幼兒的全面發展,以充足的數量來保證每個幼兒在使用材料上有均等的機會。
為此,我們要堅持以適合、實用、安全、衛生的原則來準備材料。投放材料可以是現成的玩具、自然玩具(米、沙……)以及自制的玩具。提供的材料除了教師自己準備之外,可以發動孩子和家長一起收集材料,還可以結合區域活動目標,通過一物多玩、廢物利用等方法來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如在開展區域活動“火鍋城”時,我們發動了幼兒和家長一起準備火鍋材料:橡皮筋做的生粉面、不織布縫成的肉骨頭、泡沫紙剪成的餃子皮……
3.投放層次性的材料
在主題性區域活動中,我們通過提供不同層次的游戲材料,既能提高指導游戲的效果,又能保證幼兒在游戲中發揮自主性,還能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
(1)不同年齡段的層次性
每個年齡段的幼兒發展速度是不同的,教師在材料的投放上可以結合各個年齡段的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細化,分為多個小層次。以玩毛竹為例:如小班孩子可以利用毛竹圈進行排序,按顏色分類;中班的孩子可以在毛竹上進行線描畫;大班的孩子可以利用毛竹形狀進行組合、拼搭出各種藝術品。
(2)同一區域材料的層次性
教師在同一區域提供不同層次的活動材料,以便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兒按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以美工區:種子變變變為例:
第一層面的活動:我們為孩子們提供各種種子、橘皮、膠水、畫好圖案的卡紙若干。這是為動手能力較強的孩子設計的活動,要求孩子們能夠利用不同種子對較復雜的圖案進行貼畫并且嘗試用橘皮撕出簡單的造型布置場景。
第二層面的活動:我們為孩子們提供了各種種子、油畫棒、膠水、畫好圖案的卡紙若干。這是為動手能力較弱的孩子設計的,要求孩子們能夠利用不同種子對較簡單的圖案進行貼畫并且嘗試用油畫棒進行簡單的添畫。
總而言之,要想把主題活動有機滲透到區域活動中,使主題性區域活動更加有效地開展,除了做到以上幾點,還需要我們樹立“幼兒為本”的理念,保證幼兒快樂的游戲,讓幼兒在真實的生活體驗中主動參與并創造,從而促進幼兒快樂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劉萍.游戲材料投放的層次性策略[J].早期教育(教師版),2007.
[2]張琴.融《指南》實施于一日生活促幼兒自主管理能力發展[J].幼兒教育,2014.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