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靈威
摘 要:隨著教育理念的發展以及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新高考制度得以提出,并在實踐中落實。這對高中數學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應當樹立正確的認識,對教學進行必要的調整,保證教學內容與方向能夠與新高考相適應,使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得到提升。將對高中數學應對新高考的途徑展開探究與分析。
關鍵詞:高中數學;新高考;應對策略
高中數學教學開展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應對高考。社會各方面的發展對高考以及教學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應當認識到高考制度的變化與發展,然后有針對性地對教學與復習工作予以調整與完善,使其能夠適應高考制度的變化,提高教學的實效性與針對性,推動學生綜合能力與素養的全面發展。
一、要積極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方式進行優化
新高考對學生的能力、素質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保證教學的高效,教師應當從高考需求、學生個性特征等多個方面入手,對教學予以有效的優化,使課堂形式變得豐富、多樣,更富吸引力。當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課堂積極性提升后,教學質量與效果將自然而然得到提高。第一,教師應當積極維護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夠主動對知識進行探究與學習,在高考復習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暢所欲言,這樣教師才能夠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并對教學做出有針對性的調整;第二,教師應當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意識到多媒體技術在營造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參與度與注意力等方面的作用,將其有效地應用到高考復習工作中。
二、要關注學生綜合能力與素質的發展
新高考不僅僅關注學生應試成績,更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在考核的過程中,卷面不再是唯一的考評依據,題目的邏輯性更強,更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與素養的系統性考查,同時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與主動性也受到了新高考的關注。基于這一現狀,教師在展開教學工作時,應當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關注學生數學素養的發展,以及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發展。例如,在教學三角函數問題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解題的基本方法,還要讓學生形成數學思維,能夠利用數形結合、歸納分析等方法思考、分析、解決問題。
三、要降低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恐懼感
與初中數學知識相比,高中數學知識的復雜性與難度大大提升,其知識點較為繁雜,此時如果直接開展課堂教學,向學生灌輸大量的知識,學生極有可能會在學習中遇到較多的問題與困難,如果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解決,學生就會對數學學習產生恐懼與厭煩等不良心理,產生抵觸情緒,這對學生素養與能力的發展來說是不利的,也會影響學生的高考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結構,使復雜的數學知識能夠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清晰、系統的知識體系。同時,教師要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了解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幫助他們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并使其樹立正確的認識。教師的有效引導將激發學生的數學潛能,讓學生形成數學思維,整個教學工作都能夠有效適應新高考。
四、教學要回歸并適應教材
新高考對教材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而教材也是數學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基礎,但是在高考復習的過程中,教師并沒有對教材予以足夠的重視,不能深入挖掘教材的內涵,讓學生對教材中的訓練題進行練習。很多教師認為教材僅僅是傳遞新知識的工具,在舊知識的復習中沒有任何作用。但實際上,新高考對教材的關注度是極高的。如2013年高考數學卷中就存在著與人教A版必修四教材訓練題相似的題目,除此之外,很多高考題型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原型,但是從當前的高考教學與復習情況來看,教師并沒有將教材作為復習的重點內容,而是將課外資料、教輔材料作為重點,盲目讓學生做題、訓練。
五、教學工作的展開要以素質教育理念為指導
新高考改革的方向與內容將成為教學工作開展的重要依據,而新高考改革內容與形式的改變凸顯了素質教育理念,即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讓教學回歸教材、回歸生活、關注學生實踐能力與素養的提升。因此教學工作也應當以素質教育理念為指導,明確自身的調整與改革方向,教師應樹立正確觀念,對教學計劃進行科學的調整,并適當增刪教學內容,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設計課堂活動、設計訓練內容,讓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數學是高中教學的重點學科,教師應當對此予以關注,使教學工作能夠與新高考相適應,提高教學的針對性與有效性,為學生的綜合發展與長遠發展奠定基礎。為了應對新高考,教師應當積極對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方式進行優化,要關注學生綜合能力與素質的發展,要降低學生對數學學習的恐懼感,要教學工作回歸并適應教材,要以素質教育理念為指導展開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張芳.高中數學教學應對新高考的探索[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17(3).
[2]劉漢杰.高考改革與高中數學教學[J].赤子(上中旬),2016(16).
[3]馮萬娟.新高考政策下高中數學教學探討[J].考試周刊,2015(86).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