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婧
摘 要:在英語的學習中,針對所學內容和使用的學習方法的不同,將英語分為三大部分:聽說英語、英語閱讀和英語寫作。作為英語學習中的重點也是難點的寫作部分,其實就是英語的實際應用部分,這一部分要求學生將學到的所有英語語法知識和固定搭配能夠靈活運用,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將理論轉化為實踐的部分。然而學生在英語寫作時總有一種詞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針對現階段英語學習中出現的這種現象,有部分教師創新地提出了過程教學法。針對這種寫作教學方法在初中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使用,分析了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
關鍵詞:過程教學;初中英語;寫作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英語實用性的不斷增加,教師和學生對于英語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很是關注。英語不再是一門存在于課堂上、試卷上的學科,人們更多的是希望將英語用于日常交流,希望當中國學生走出國門時能夠用流利的英語與外國人交流。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在英語寫作過程中經常使用漢語的寫作方式較多,學生寫英語作文時通常是將組織好的中文翻譯成英文,將字和詞一個個翻譯出來、鏈接起來就形成了一句話。但是這樣的寫作方法并沒考慮英語語法的使用和詞組之間的搭配,使得學生寫出的大多都是“中國式表達”的作文。這種在寫作中只重視結果的寫作方法,不僅不利于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長期下去更是難以將學生引入英語學習情境,阻礙學生對英語的正確理解。英語作為一種實用性語言,在進行英語必須要脫離漢語的環境,并結合所學習語言的思維習慣進行考慮和分析。
一、初中階段英語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現階段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的學習內容主要集中在簡單的固定搭配和七大語法時態的學習上。時態作為中西方表達文化的一大差異,對于中學生而言在寫作中是極其容易被忽視的。同時,面對初中階段學生對英語詞匯短語積累的較少,也就導致了學生獨立地學習一篇完整的英語作文是困難的。所以,教師在寫作教學上的各方面安排就較難實現,導致我國初中生的英語寫作課存在眾多問題。
在教學階段學生進行的寫作方面的訓練較少。面對學生基礎知識的缺乏和知識應用能力的欠缺。教師將精力較多地投入在學生基礎能力的提高上了。所以在寫作課堂上很難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應有的寫作訓練。而平時在課下,學生更不可能騰出足夠的時間完成一篇完整的英語作文,并獲得老師的正確批示。
教師在教學時只注重學生連詞成句表達能力的提高,卻忘了教會學生正確的寫作思路。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很少能結合外國人寫出的文章的結構,對學生進行教學。這就導致了學生雖然能夠勉強將文章寫出來,但是文章結構松散,找不到文章的主要思路和觀點,這樣的教學結果無疑也是失敗的。
教師對于寫作教學整個過程的準備不充分。在學生寫作前,教師不能帶領學生學好需要的知識,對寫作需要的素材學生也很難得到積累。在學生進行寫作時,教師對于學生文章結構的把握也不能到位,使得學生寫作內容沒有中心點。在最后教學總結環節,學生很難得到教師有效的錯誤指導,使得學生在寫作中出現的問題很難得到解決,反而一遍又一遍的出現。
二、結合過程教學法對寫作教學提出建議
很多教師在教授英語寫作時都感到無比吃力,很多教師期望對傳統的英語寫作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在不斷探索過程中,教師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將過程教學法融入英語寫作教學中可行性較高。過程教學法主要包括對學生寫作中收集資料、整理資料、文章構思、文章書寫、文章的修改等過程。這一教學方法能夠較快地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強調在整個寫作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應該將課堂還給學生。在寫作教學中,不應該再是教師帶領學生學習范文,而應該是學生仔細分析范文后,加上自己的思考,模仿范文的結構形式獨立的完全屬于學生的作文。
對于教師而言,應該將注意力放在學生已有的寫作問題的改進上。在對學生作文的批改方面,不僅要讓學生知道哪里有問題,更應該讓學生知道為什么錯了,正確的寫法應該是什么。
教師在寫作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引導學生對寫作常用素材的收集和積累,讓學生寫作文時有話可寫,能夠運用實例使得文章顯得較為充實。在學生有所寫、能學出東西的前提下再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提升才是可行的。
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對學生的思考能力進行培養。中西方文化和語言習慣均存在較大的差異,但是為了學好英文必須習慣從英語的思維方式出發,從這個角度思考,寫下的文章才最符合英語使用方法。
總之,面對與漢語沒有任何共同點的一門全新的外語的學習,英語寫作不僅僅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所要求,更是要求學生對英語基礎詞匯和短語能靈活運用。過程教學法對教師英語寫作的教學而言,無疑是一把利劍,教師應該好好使用這把利劍。
參考文獻:
岳苗.淺談英語寫作過程教學法[D].延安大學,201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