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冬南
摘 要:在新課程不斷深入改革發展的當下,初中化學教學方式到目前為止已經演變得多種多樣了,但萬變不離其宗,都是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加高效進行課堂學習,但現如今仍有一些學生在學習化學時產生了畏懼,甚至厭惡的現象,因此初中教師在進行化學課堂教學時,要堅持做到激發學生化學學習興趣和對課堂結構進行優化,注意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幾大關鍵方面,不斷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為其未來的學習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構建探究
一、激發學生化學學習興趣
就當今形勢來看,課程改革在不斷深入,課堂教學的高效性越來越重要,其中包含了很多的科學原理和方法需要去探索發現,高效課堂是教師的追求,也要教師的職責所在,更是推動化學教學發展的一條道路。對學習有足夠濃厚的興趣,才能夠感覺到學習中的快樂,更加主動自主地進行學習,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強烈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愛好,學習就有了動力,提高了學習效率。初中化學是化學的啟蒙,教師要注意到學生對于化學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熱情,同時也要對學習習慣進行培養,讓學生善于而且樂于學習化學。
教師可以通過化學實驗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開始之前,給學生演示一些有趣的實驗,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當中奇妙的變化,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而且,化學是一個以實驗為基礎的科目,初中生對于化學是懷有好奇心的,動一動手做一做實驗是學生們非常期待的事情,教師要抓住讓學生親手實驗的機會,鼓勵學生實驗,并在過程中幫助改進。比如,在講解“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這一塊內容的時候,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實驗操作,讓學生親自動手向石蕊試液和澄清石灰水中吹起,這時候氣氛就變得活躍起來,學生親自實驗,而且親身感受到了實驗現象的變化,這時教師再進行分析歸納,教學效果一下子得到了提升,提高了課堂
效率。
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變得精彩,好的課堂氣氛更加吸引學生進入到課堂當中,引起學生感情的共鳴。將課堂內容聯系生活實際,比如,金剛石可以用來做玻璃刀,醋能夠讓頭發更加柔順等,讓學生能更好地學以致用,這樣一來,學習內容與學生熟悉的生活更加貼近,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知識。
二、對課堂結構進行優化,注意學生的主體地位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想辦法讓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讓學生能夠自主探究進行學習,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學更加注意學習方式的轉變,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讓學生擁有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發現問題、搜集相關資料再進行合作交流。初中化學課本中有很多活動與探究的設計,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將這些問題轉化為學生的探究性實驗,給學生更好的參與學習機會。比如,對于“實驗室制取氧氣及氧氣性質”這個實驗,有很多制取氧氣的方法,可選原料有很多種,當利用過氧化氫進行制取的時候,如果加入過氧化氫再塞橡皮塞、固定支架制取,這樣最后收集到的氧氣是非常少的,這一問題的產生就給了師生共同研究的機會。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溝通,最后得出自己認為最合理的答案,并將實驗進行改進。
在課堂中,教師也要注意時間分配,精講精練,多給學生課堂時間,選講的內容既要具有代表性,又要難度適中,顧慮到每個學生,同時設計一些具有針對性的題目,讓學生在分析題目的過程中掌握課堂知識,并能夠舉一反三。在課堂中,教師也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讓學生充分發揮出自己的主體地位,同時幫助學生進行疑難問題的解答。比如,在對于“質量守恒定律”這一塊內容進行教學的時候,雖然定義在課本上寫得很清楚,但是這對于學生而言,能夠理解并不容易,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思考,然后提出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再進行驗證和梳理。
同時,教師的課堂語言也要生動準確并具有啟發性。在進行課堂提問的時候,教師要注意所提問的問題能夠帶來的課堂效率,問題深淺要適度,要有利于啟發學生;問題也可以具有生活背景,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思路;問題還可以具有實際意義,有利于以后的化學教學。問題和思路是相關的,提問的時候也有技巧,比如,“選擇思路”的問題是“這是唯一的方法嗎?有別的辦法嗎?”“前瞻思路”的問題是“如果這樣,那么結果是什么樣的呢?”等等。教學是一項大工程,其中的態度、情緒等都不可小視。
綜上所述,在現代教育模式的大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堅持做到以上幾大方面,不斷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和知識水平,改善他們畏懼化學和厭惡化學的現狀,以此在提高教師自身教學水平的同時,也讓學生的初中化學學習生活充實且富有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海鳳.初中化學課堂高效構建的問題及策略研究[J].初中化學,2017(2).
[2]周鋒.化學教學現狀分析及應對策略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