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英語寫作需要學生清晰的思維作支撐,思維導圖可以讓學生在構思寫作的時候思路更清晰、脈絡更分明。新課標已經對初中生英語寫作能力提出了相當明確的要求。如何強化初中生英語寫作需要教師進行教法改革,以思維導圖方法引入英語寫作教學,則是一種值得嘗試的新教法。實踐研究表明,思維導圖與英語寫作存在著高度契合,以學生熟悉的素材作為寫作主題,并根據思維脈絡確定一二級分支,可以構建清晰的思維導圖,從而為寫作服務。
關鍵詞:初中英語;思維導圖;英語話題;寫作教學
英語屬于一種外文語文,寫作又是語文學習當中重要組成部分和環節,新課標已經對初中生英語寫作能力提出了相當明確的要求。但在現實初中英語教學中,有些教師依然還以講解范文和強化語言表達為主,忽視對學生的英語寫作教學。在教改形勢面前,如何強化初中生英語寫作需要教師進行教法改革,以思維導圖方法引入英語寫作教學,則是一種值得嘗試的新教法。這種教法可激發學生認知感,激活學生原始語篇積累積極性,利于學生將原有知識與新學英語知識進行有機融合,最終可使學生對英語學會思考并熱愛英語寫作。
一、思維導圖的淵源
提到思維導圖,它是英國一位教育家和心理學家Tony Buzan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創設的組織性思維工具,它主要以圖標對所要表達的知識進行組織與闡述,將特定主體建構與知識結構實施表達的視覺化,以此搭建知識認知與語義表達。思維導圖重點是以某個節點來表示某一個主題、概念或想法,用連線表示表達事物的關系。實際上就是將諸多要素或元素布局在某一主題范圍之內,依靠這些元素或要素實現知識認知和語義表達。相對初中生而言,思維導圖是他們學習英語知識的一種認知工具,一些國家已經很早就使用了這種教學法。它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能幫助學生學會對知識的系統思考,利于他們依靠自我解決知識問題,便于形成知識的系統化意識。
二、運用思維導圖的英語寫作教學實踐
如以travelling當做一個話題,并以其進行英語寫作教學,需要教師引導初中生搭建一個基本的寫作框架,讓他們在這樣的寫作訓練中學會善于使用連接詞和巧妙運用副詞,理解英語句式的多變性,鍛煉他們盡量使用學過的好詞與好句,鍛煉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教師可以截取這樣一個教學片斷,即writing,是針對學生自己對過去一次旅行的習作訓練。訓練學生英語寫作這樣一個短文,可以運用mindmap思維導圖協助學生先溫習一下以往學過的有關旅行方面的舊有知識,然后再以寫作的方式將travelling這個話題表達出來。表達的思路可以用下面幾個步驟進行構思寫作:
(一)寫作前的準備
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以往聽力知識《我的一次難忘的旅行(my unforgettable trip)》,但最好讓學生重溫一下內容相同的兩個版本,其中,文本A的句式相對單一,句子與句子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無相應過渡詞的連接;而文本B則是顯得句式多變,既有相應的好詞好句,還有生動形象的描寫,更有很自然的過渡銜接詞,以此讓學生慢慢感受或營造相應的寫作氛圍。
(二)具體的寫作過程當中
有了寫作前的相應準備,學生也通過my unforgettable trip兩個版本有了對舊有知識的重溫,并有一定原有知識做支撐,學生就能有的放矢地完成這篇短文習作任務,他們可以用英語表達出他們一次旅行的大致感受。到具體動筆寫的時候,教師最好還要引導一下學生,以自我命題方式進行寫作,如可以向學生提出半開放式的寫作題目,如:My trip(我的 旅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構題意境,可以在“ ”處填“難忘”“有意義”或“有趣”等詞句來完善習作題目。在這一階段,教師還要輔助學生寫作,出示一個思維導圖,以幫助學生進行相對精巧的習作構思,也要提醒學生,要注意習作結構框架的合理搭建,將一些必要的連接詞、好詞好句以及副詞依據思維導圖在腦海中進行整理。為給學生必要的整理時間,還要囑咐學生不要急于動作寫作,可適當進行一下冷思。當在腦海中有了初步的“腹稿”以后,再動筆寫作。
(三)寫作任務完成以后
學生習作完成,并非是完成了教學任務,教師最好在做好互動內容歸納和組織好互動環節基礎上,組織一次相對活躍的學生互動活動。對照思維導圖,可將教師對學生習作的必要評價作為互動前提,然后進行學生分組合作,讓學生之間互換各自習作短文,從短文框架結構、銜接詞、連接詞、副詞、好詞好句和英文文字書寫等方面給予學生間的相互評價,討論各自短文的優劣,進行充分的互動交流,以便各自取長補短,實現共同進步。最后,教師在習作當中選出隨意的一篇習作,通過投影再進行詳細解析評價,讓學生自己為這篇習作一起共同以打分的方式做出最終的評價。
總而言之,以思維導圖進行話題寫作練習,是將學生對英語的口語練習落實到了寫作之上。強化學生英語語言表達能力,無非是要強化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而以思維導圖形式對學生進行話題習作訓練,則是一舉兩得之舉,對夯實學生英語語言表達能力基礎,提高學生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有著重要作用。
總之,新課改以及教材改革將初中英語教材進行了圖文并茂處理,令學生學習英語同樣處在了一個“色彩繽紛”的讀圖時代,讀書還要讀圖,這是目前教材內容改革亮點,對養成學生讀圖習慣大有幫助。正是有了學生能讀圖的基礎,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英語習作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才會得心應手。以思維導圖指導學生進行英語習作訓練,不但能強化學生英語語言表達實際能力,而且對學生借用思維導圖組織英語語言表達自己觀點,開拓他們思維領域,實現思維飛躍,達成理性與抽象思維融合有較大幫助。不僅如此,對學生提高哲學能力、創新能力和協助能力同樣具有幫助作用。
參考文獻:
[1]周鳳敏.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英語教師,2012(5).
[2]韓寶莉.論述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7(43).
[3]陳德常.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寫作中的應用[J].中學生英語,2017(26).
作者簡介:王英(1970—),女,漢族,本科,山東滕州人,中學英語一級教師,就職于山東省滕州市北辛中學。潛心于初中英語閱讀與寫作的教育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