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凱程
摘 要:小學生的抽象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弱,小學數學知識對于他們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問題相結合,要為他們創設一個良好的生活情境。對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簡單的探究。
關鍵詞:生活情境;小學數學;應用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對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不僅要教授學生專業的知識,還要教授他們如何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經過長期的觀察和實踐,筆者發現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問題進行結合可以提高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的重要意義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義。第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知識對于小學生來說較為枯燥,他們的學習興趣不是很高。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問題相結合,為他們創設一些熟悉的生活情境,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第二,化抽象為直觀。相比于小學的其他學科來說,數學學科的知識更為抽象。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教材涉及的內容較為豐富,也較為抽象,因此教師可以運用生活情境將其具體化、直觀化。第三,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目的就是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進行教學可以使他們更好地了解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可以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的方法
(一)教材內容生活化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教材中的知識大多來源于生活,因此教師要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問題進行聯系。由于生活環境不同,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在創設生活情境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深入的了解,要尊重他們每個人的性格特點,選擇合適的情境進行教學。教師創設的生活情境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要是他們熟悉的。例如,在講解《稱一稱》這一節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熟悉的生活情境,進而使他們深入地了解克和千克之間的關系。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天平測量一些常見物體的質量,如數學課本、鉛筆、文具盒、空水杯、裝滿水的水杯、黑板擦等,通過對這些物體的測量,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克和千克之間的關系,學會如何利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教師可以讓學生去超市看一看售貨員是如何稱物體的,通過這樣的方式將教材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又如,在講解《周末一天的安排》這一節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安排一下自己的周末時間,進而使他們更好地了解時間。學生A的周末安排如下:7:30起床,8:00和父母一起出門去公園,10:00從公園出來回家,10:40到家附近的超市,11:30從超市出來回家,12:30吃午飯,13:00~14:00午休,14:20~16:00看視頻、玩游戲,16:10~17:20找朋友玩,18:30回家吃晚飯,19:00~21:00學習英語,21:20洗漱準備睡覺。經過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學生A的周末安排是比較合理的,而且他能夠正確地運用24小時制來制訂周末計劃。通過這樣的設計過程,學生可以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周末時間,可以更好地了解相關的知識。
(二)針對性的生活情境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時,教師要對數學教材以及數學教學大綱進行深入的研究,要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知識以及教學目標。教師設計生活情境的目的就是運用生活情境來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創設的生活情境要有一定的針對性,要能夠體現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要能夠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例如,在講解《奇妙的剪紙》這一節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制作一些剪紙,通過這個過程更好地感受軸對稱。小學生的動手能力較強,剪紙對他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學生可能會剪出各種各種樣的圖案,但教師要讓他們觀察圖案中的軸對稱,不然數學課就變成手工課了。等學生完成作品后,教師可以選擇幾個能夠明顯體現軸對稱的剪紙進行講解,這樣可以讓他們在動手操作的同時學習和掌握相關的數學知識。
(三)時代化的生活情境
教師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要設計一些時代化的生活情境。小學生比較喜歡新奇的東西,因此教師要不斷地進行生活情境的創新。小學生從小就學會了使用網絡,他們接觸到的東西并不比教師少,因此教師要對他們進行深入的了解,要運用他們熟悉的、感興趣的情境進行教學。經過長期的觀察和研究,筆者發現小學生比較喜歡玩游戲,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與游戲相結合,創設一些和游戲相關的情境。例如,在講解《統計》這一節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統計一下班級中的學生都喜歡玩哪類游戲、平均一天玩多久等,這樣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統計的過程中。又如,在講解《運動與身體變化》這一節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記錄一下自己每天的運動時間,并觀察一下自己身體的變化。小學生比較好動,通過這樣的方式他們可以鍛煉自己的身體,也可以掌握與統計有關的知識。
結合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發現,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直觀化,可以提高他們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可以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生活情境時,教師要將教材內容生活化,要使生活情境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時代性。
參考文獻:
彭玉城.小學數學課堂選擇生活情境的誤區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6(76).
編輯 范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