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莉
摘 要:《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讓學生“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怎樣有效開展識字教學呢?有以下幾種教學方法與大家分享。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教學;識字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一節課如果一味地教生字,往往是學生越學越覺得枯燥無味,事倍功半。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我認為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是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的重要途徑。那么,如何提高學生識字的興趣,提高識字的效率呢?結合教學實際,簡單談談我在識字教學中的幾種有效方法。
一、直觀教具演示法
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形象思維強于邏輯思維,若教師把要求掌握的字詞盡可能利用圖畫、實物、卡片、幻燈片等演示說明,讓學生觀察后再講解,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把無意識記變為有意識記,把枯燥的知識轉變為形象的認識,使學生學得快、記得牢。
二、生生互動表演法
識字教學的機械化,很容易讓學生厭倦,而低年級的學生模仿能力很強,有些字詞的教學就可以讓他們用動作或表情來理解、記憶。如:教學《操場上》一課,里面全是學生常見的體育項目,我請學生上臺模擬這些運動的動作,下面的學生就找出相對應的圖片,再把圖片上的生字讀出來,學生或老師正音,這樣學生不僅牢牢地記住了生字,還順帶了解了一些體育運動的特點。
三、自主參與學習法
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識字方法后,就可以適當放手讓他們自學,調動他們已有的知識積累,用加一加、減一減、記筆順、拆字、想象等方法來記憶生字,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自由發揮。如,學習“碧”字,先讓學生觀察字的結構,然后啟發學生,讓他們充分發揮想象:王先生和白先生是好朋友,他們緊挨著坐在一塊石頭上,用這種充滿童趣的想象記住了這個筆畫多的字,這就是給予學生自由的空間,讓他們發揮想象所創造出的效果。
四、學以致用游戲法
低年級兒童一說起做游戲,興趣高得不得了,所以在識字時,適當穿插一些游戲,能讓他們迅速投入角色中,激發學習興趣,輕松愉快地識記字詞。如,教學《日月明》一課時,由于生字多為合體字,我就把字拆成兩部分,組織學生做“找朋友”的游戲。一個學生手舉偏旁,問:“誰來和我做朋友?”另一個學生拿著可以組合的另一半,說:“我來和你做朋友!”找正確后,由這個學生領讀,大家跟讀,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濃厚。
開火車也是我在課堂上常用的方法,在生字復習中,用開火車的游戲方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參與率,還能在很短的時間內檢查學生對所學生字的鞏固情況。在這個時候,識字對于他們已經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學習,而是充滿趣味的游戲,而恰恰就在這樣的游戲中,學生輕松愉快地掌握了知識。
五、貼近生活識字法
在課外生活中識字,是一種重要的識字方法,它是課堂識字的補充與擴展。用比一比的方法,如收集商店里商品的名稱、食品包裝袋和報紙雜志上的字等,要求學生把這些課外認識的字收集到自己的“日積月累本”上,定期交流、展示,比一比誰的課外識字量大、識字渠道廣、學習積極性高,用低年級學生最感興趣的卡通圖片作為獎勵,貼在語文書上,達到一定量后再獎勵更好的學習用品。這樣既增加了識字量,也培養了學生實踐動手動腦的能力。
六、創設良好課堂氛圍,讓學生輕松識字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創設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輕松識字是至關重要的,可以使學生更加喜歡識字。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實際情況,結合多種教學手段創設輕松愉悅的情境,讓學生的心理負擔減輕。在教學方法上,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創設情境,還可以用問題法來創設情境,使學生完全沉浸在教學情境中,從而使學生的心情得到放松,注意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實踐證明,在這種氣氛下進行的學習,學生的興趣濃,主動性高,往往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用好激勵評價,讓學生體驗成功
研究表明:當學生不必擔心失敗,意識到自己所學到的東西才是有意義的,當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老師的支持和尊重時,自然會以很高的熱情投入學習。在教學中,教師要經常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如:“你的記憶力真好!”“你學得真快!”“你真棒!”等等。教師的鼓勵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識字欲望。另外,教師的肯定與鼓勵也能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讓他們覺得識字是有趣的,使他們喜歡學習漢字。
總而言之,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應該把單調、枯燥的識字教學變得意趣盎然,要盡量采用多種方法的融合、采取多種手段進行調節,切實以學生為本,課內外都要創設多種趣味性的手段幫助學生識字,激發學生的興趣,把學習自主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點學習,讓每個孩子在“識字樂園”中感受快樂,愉快學習,就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識字效率。
參考文獻:
宋艷榮.淺談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2013(26).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