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虹
摘 要:創新是一個民族不斷進步的重要因素,也是一個國家實現發展的不竭動力。缺乏創新的民族很難在世界上立足。從這句話中也可以看出,創造力不僅是一個人發展的關鍵點,更是現代我國教育進步的需求。我國社會實現了高速的進步與發展,同時,教育事業也面臨改革與突破的轉折點。特別是我國小學語文教育事業,提高學生的語文創新能力是我國當今培育青少年的重要目標,也是最高境界。小學語文作為學生發展的基本學科,必須明確在教學期間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重要任務和明確指標,讓學生能夠在學習語文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并結合自身優勢,實現新的突破與發展,同時帶動我國教育事業的進步。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新意識;學習氛圍
一、不斷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意識到創新的重要性
教育事業經過長期的發展,我國很多教師已經發現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創新欲望可以引導學生多思考、多提問,同時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學生保持濃厚的興趣,才能夠促使他們進行獨立而獨特的思考,同時只有在思考過程中,他們才會發明創造出新事物。針對小學生好奇的天性,他們往往會自然而然地對某些問題產生困惑,同時引發自身的好奇心,這正是創新能力的發展之初。所以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老師應該有意識地不斷激勵學生潛在的好奇心,抓住學生好奇的特征,讓學生能夠自然而然地說出自己好奇的問題,并且對這一點進行深入探討,努力找到解決方法,使學生可以在探究的過程中得到新的知識,自身獲得好高度的體驗與認知。在《赤壁之戰》這篇課文中,老師可以不斷地向學生提出問題:“曹操擁有幾十萬大軍,可是劉備和孫權只有幾萬軍隊,但為什么曹操的軍隊會失敗呢?”這種引領整篇課文的問題可以勾起學生的意識和興趣,他們能全神貫注地投入課文的閱讀與學習中,并且不斷思考問題的答案,從而使得學習效率達到最高,興趣自然而然就產生了。
二、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可以大膽地提出問題
學習中存有疑問是人類進行思考的節點,也是擁有創新能力的人所必須具備的品質之一,我們必須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出問題才能夠有新的突破。學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從發現疑點到提出問題,這是一個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過程,比如,在教學《太陽》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太陽公公的畫像,通過動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可以產生高漲的學習興趣,緊接著,我們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內心存在的疑問提出來,使他們的思維變得活躍起來。并且通過這些問題,大家相互之間進行討論。在這種和諧有效的學習氛圍下讓學生能夠放松下來,并且保持高漲的學習態度接受知識、發現知識和認識知識。另外,老師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使學生身臨其境的氛圍,讓他們在相關的環境下進行想象和聯想,從而激發出創新思維的火花。老師也應該依據學生的好奇心強烈,激勵學生提出問題,并且發表自己的看法,讓學生可以意識到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好學樂學、主動學習的主體,幫助學生打開創新思維的大門。
三、重視求異思維的拓展
求異思維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一旦學生可以意識到求異的重要性,那么他們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然地而然找到好幾種解決方法,從不同的方向探尋真理的過程會讓他們能夠從基礎層面到達深度的推測與猜想層面,進而發展到創造層面。整體來說,科學中很多現象的發現都是同求異開始的,比如說牛頓的萬有引力和哥白尼的日心說等都是由于求異思維的存在而產生的結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試圖讓學生從不同的方面發散思維,能夠讓學生不斷打破固態思維定勢,使得他們可以拓展到新的思維空間中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促進創新思維方式的培養。
總之,當今社會的發展,肯定離不開人才的創新思維,而人類的創新最根本就是從小要養成創造性思維的習慣。因此,我國當代的小學語文老師應該在語文這項基礎學科中不斷培育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他們可以在接受知識的時候,發散自己的思維,從求異的角度,不斷實現創造性思維的拓展。老師應該與學生一起進步、一起努力,共同構建出一個符合學生思想愛好和成長環境的良好氛圍。整體來說,小學語文教師在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也要重視自身素質的提高,努力實現學生全面素養提升的同時,不斷豐富自己,讓自己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滿足學生成長的要求。
參考文獻:
[1]董國艷.快樂與快樂的碰撞:小學語文良好課堂氛圍的構建[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3).
[2]黃春玲.淺析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激活學生思維[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4(7).
[3]王光蕓.電子書包與小學語文傳統教學模式的融合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7).
[4]何婷.發展思維 鼓勵創新: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新課程(上),2016(8):16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