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娟娟
摘 要:語文學科在小學階段兼具著基礎性和重要性的雙重特點,很多教師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之中都付出著非常大的教學努力,但是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很多教師都感到了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所面臨的重重困境,教師要積極地結合實際情況采取切實有效的教學策略來突破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所面臨的困境。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多年,現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談一談如何走出小學語文教學的困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困境;解決策略
由于語文學科所具備的基礎性和重要性特點,使得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質量不僅僅關乎學生在語文學科的學習成績和能力水平,同時也關乎學生在其他學科中的學習質量。而且由于對于語文學科人文性特點的重視,語文學科對于學生的個人情感和思想品質等方面都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這也更加決定了教師要勇于面對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所面臨的困境,積極采取策略來突破教學困境,為學生更好的個人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一、現階段小學語文所面臨的困境分析
1.課堂參與程度過低
雖然新課程改革實施多年,各項教學理念深入人心,也得到了大力的推廣應用,但是現階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之中,學生的課堂主體性問題仍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學生在課堂之中的參與程度仍然較低。教師往往更加注重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和掌握,而忽略了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體會和感悟,更談不上對語文學科人文性特點的關注。
2.教學方式過于陳舊
同樣也是由于對語文學科人文性特點的忽略,使得很多教師在面對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時候,其所采取的教學方式過于陳舊,也過于單一,這樣的方式既壓制了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積極性的提高,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學資源的浪費。
3.缺乏合理的教學評價
對于語文學習成果的評價,教師不能僅僅從成績的角度出發,因為不應該僅僅把語文學科當成是一種技能和知識來看待,更多的應該看到語文學科對于學生內在品質和道德情操的熏陶和影響,而這些無法用成績來衡量。但是現階段很多教師仍舊是采用結果評價,也就是成績為主的方式來評價學生語文學習的過程,這樣勢必會造成學生在語文學習的時候缺乏正確的態度,認識不到語文學科所具備的獨有的教育作用。
二、解決小學語文教學困境的策略探析
1.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
對于語文學科而言,不論是從工具性角度出發,還是從人文性角度出發,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態度都至關重要,而這一切都取決于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過低,那么學生的學習興趣勢必難以得到保證,而小學生在認知方面的特點就是對于學習興趣的依賴性很高。
因此教師在解決語文教學困境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來,積極地感受語文學科,體驗語文知識獲取的過程。
例如,在學習《長城》這篇課文的時候,全文描述了長城的雄偉和壯麗,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筆者問學生有誰去過長城,很多學生都積極踴躍地發言,將自己去長城旅游時候的所見所聞講給其他學生,而之后筆者又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將自己到過的旅游景點介紹給大家。
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在課堂上更為積極地參與教學過程,而且通過簡短的發言,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養。
2.有效借助于多媒體視頻
小學生的生活閱歷十分有限,而且想象力也不夠豐富,對于課文之中描繪的很多場景、人物和事件的理解都不是很深刻,因此筆者有效地引入了多媒體視頻的方式來為學生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如身臨其境般地感受語文知識,體驗語文學習的過程。
例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篇課文的時候,文章用非常簡短的語言將一幅秀美的山水畫面展現在學生面前。但是小學生畢竟想象力非常有限,親眼見過桂林山水的同學還能夠通過文字的描述結合記憶來勾勒出一幅幅美麗的畫面,而沒有過親身經歷的學生則難免會對這篇課文的理解不是很深刻。
為此筆者為學生準備了多媒體視頻,讓學生能夠親眼看到桂林山水美妙的畫面,仿佛如身臨其境一般,結合著畫面,學生對于這篇課文的文字描述理解得更為深刻,不僅課堂參與程度大大提高,而且學習的效率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證。
3.實施全過程的評價
對于語文學習的過程,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的結果,更應該注重學生對于整個語文學習過程的理解和感悟,也就是要充分地發揮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特點,利用語文學科來良好地塑造學生的內在品質,樹立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確的價值取向,而這些都不能夠僅僅從結果來進行評價,要從整個學習的全過程來進行評價,并通過實時的評價來加以正確的引導。
作為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師而言,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給予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所面臨的困境以高度的重視,結合自身所處的環境特點來積極地采取有效的策略突破困境,既更好地滿足于學生對于語文學科教學工作的需求,同時也能更好地發揮語文學科獨有的教育作用,讓學生通過語文學科的學習獲得更多,成長得更為出色。
參考文獻:
劉保健.淺談如何走出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困境[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6(6).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