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杰
摘 要:中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是教師的新課題、新挑戰。要搞好信息化教學,每位教師首先要認識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特點、機制及優勢。教師任重道遠,在革新道路上一定要有所作為,為培養適應信息化社會要求的人才作出應有的貢獻。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統籌優化;信息素養;創新性思維
21世紀,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它對人類的影響是深遠的。作為社會發展進步的主要環節的教育,責無旁貸地要引領潮流。網絡多媒體的運用,讓中小學語文教學進入前所未有的新時期,同時它對一線教師提出了新的課題、新的挑戰。
一、革新手段,催生全新教學模式
利用電腦多媒體教學,使教學過程得到最優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秉承提高教學效率,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利用電腦多媒體的各項功能,把學生視覺、聽覺甚至嗅覺、味覺和直覺都調動起來,使之對事物的感受深刻而鮮活。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貫穿教學過程的始終。譬如,介紹歷史背景,用記錄的影像片段使之穿越時空,切身感受;欣賞一段景物描寫,配以相應畫面,和著和諧音樂,如臨其境,陶醉其中??傊ㄟ^老師精心信息化處理后的教學過程,生動活潑,系統完整,重難點突出,整個過程得到優化。
二、更新理念,順應時代要求
1.注重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語文教材,其本質是有條理的信息資源庫,它上涉天文地理,下及人情世故;世界萬象,無所不包,無所不容。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時,也是對學習的收集、整理、歸納、鏈接,最終形成知識體系和能力。信息化教學只不過是把信息源放大后延伸,讓學生全身心沉浸其中。學生在貌似浩繁、復雜的信息流面前,必須有一定的信息素養。因此,我們在完成授予學生知識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信息素養,這對學生的成長、走入信息社會,具有深遠意義。
2.注重培養學生創新性思維
對事物發展變化的預見性,它是賢能之士的智慧。《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正是創新思維的典范。信息社會無論是政治、經濟、軍事、還是企業發展壯大,都需要匯集各種信息,對所有信息加工處理,以分析、判斷事物變化的必然規律,從而制定相應的策略及辦法,解決事物的矛盾,這都需要預見性。而預見性(即發現能力)是創新性思維的重要特征。為培養適應信息社會的有用之才,我們要改變學生停留在“書本”上平面地思考問題的思維模式,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信息面前,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求知欲;通過多媒體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發現能力;在信息化教學中讓學生掌握各種思維方法,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這對于學生創造精神的培養有著重要意義,它更符合信息時代的要求。
三、理論加實踐,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信息化教學,新的理論,技術含量高,這對于我們提出較高要求。目前,在我們中小學教師隊伍中,能得心應手地進行信息化教學之人可謂鳳毛麟角,絕大部分教師在信息教學中對信息的硬件和軟件的使用尚在探索之中。
一些教師,把語文課堂中計算機的作用等同于錄音機和DVD,沒有真正發揮計算機和多媒體的作用。究其原因,可以說是多方面的。傳統教育方式使教師習慣了“平面化”教學方式。一些教師在多媒體教室里動手能力不足。而通過教育技術,使教師更好地面對現代教育技術的挑戰,是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的。
四、遵循原則,提高信息化教學功效
在教學中,為了少走彎路,避開誤區,教學過程中有以下幾項原則必須遵循。
1.主體和主導相結合的原則
教學的目的決定于學生永遠是第一位,應是主體。信息化教學過程結構緊湊,信息容量大,教師不能因為想讓學生多學知識而喧賓奪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放手讓學生唱主角,訓練他們聽、說、讀、寫能力;引導他們對事物積極主動地觀察、分析、思考、判斷;絕不能越俎代庖,讓老師“累”,學生“睡”。智慧的教師猶如無聲的樂團指揮,奏出美妙音響的是學生。
2.直觀與啟發相結合的原則
在教學中誘導啟發是學生能否真心接受知識的重要手段,它更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品質。而直觀的圖片、影像等可以加強學生記憶力。兩者互有優勢。在教學過程中展示制作的課件,鏈接多媒體等,都要貫徹直觀和啟發相結合的原則。教師不能只為學生“輸血”,還要滋養他們的造血功能,讓其逐漸自立成長。
3.目的和信息技術相結合的原則
在教學中,明確教學目的,是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教師對教學過程進行信息化處理時,首先要明確目的,然后選擇合適的信息技術手段。一般情況下,信息技術的形式是由教學的內容和目的所決定的,形式服務于教學目的。根據教學目的,利用信息技術突出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分清主次,把持好教學過程中的節奏,讓學生學習感到既緊張又活潑,有利于學生學習知識。
隨著時代的進步,信息化教學原則,也在不斷深化和擴充,它有利于我們優質有效地完成好教學任務,提高思想上的指導,避免盲目性。
五、定位角色,積極投身信息化教學革新活動
經過不斷的深化改革,信息化教學的道路會越走越寬。我們的教師隊伍人才輩出,我們教學環境優越,我相信中小學語文教學一定會極大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傊?,教師任重道遠,在革新道路上一定要有所作為,為培養適應信息社會的人才作出應有貢獻。
參考文獻:
[1]徐蓮.獨立學院信息化環境下的外語教學探索[J].科技信息,2012(22).
[2]姚書科,張敬.計算機課程研究性學習模式的構建[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