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琦
摘 要:高校輔導員是高等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章探討了高校輔導員職業道德修養建設的途徑:個人層面,輔導員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正確認識職業道德與加強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并通過自身實踐將職業道德內化為自身品德;學校層面要完善用人機制,深化培訓機制,強化考核機制。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職業道德修養;考核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8-10-30
作者簡介:趙 琦(1988—),女,山西太原人,助教,碩士,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輔導員與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1.高校輔導員的角色定位與工作職責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指出高校輔導員是高等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輔導員既是教師也是干部;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
輔導員的工作繁多。包括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開展黨團班級工作,開展學風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開展困難學生資助工作,開展宿舍管理和其他紀律教育工作,開展就業指導工作以及其他方面工作。這是輔導員的政治任務。輔導員的工作職責還包括群體個體問題、熱點難點問題的破解以及滿足學生的學習、生活、安全等方面的需求。
2.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教師職業道德是指教師從事教學活動,履行教書育人職責時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的總和。輔導員作為教書育人的一線人員,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輔導員在工作過程中必須加強職業道德修養建設,認真遵守相關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以切實行動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高校輔導員職業道德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1.職業信念不堅定
在現實生活中,有相當一部分高校輔導員自身沒有明確的政治方向,人生觀價值觀模糊,不能真正認同自己的職業,職業信念不堅定。部分輔導員職業精神和職業情感缺失,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缺乏主動性與藝術性,敷衍了事,無法真正發揮輔導員的政治作用。
2.職業倦怠感頻繁出現
高校輔導員易出現情緒衰竭的狀況,表現在身體疲勞、心理疲憊、煩躁、冷漠,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人際關系緊張,個人成就感降低。無法真正深入學生內部去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心理等各方面狀況,指引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無法幫助學生解決各種群體的、個人的問題。
三、加強高校輔導員職業道德建設
1.個人層面
輔導員作為廣大教師中的一部分,必須學會培育良好的道德人格。而職業道德內化是人格完善的重要環節、是教師現代化的需要。如何促進職業道德內化是一個經久不變的需要討論的話題。第一,輔導員應該提高教師職業道德認識。第二,要培養教師的職業道德情感。第三,需要堅定教師職業道德信念。第四,要鍛煉教師職業道德意志。第五,要學會培養教師職業道德行為。
2.學校層面
(1)深化培訓機制。提升高校輔導員職業道德修養的另外一種方式是深化培訓機制。建立健全的培訓機制,有利于高校輔導員明確職業目標,提高工作能力與效率,從而降低職業倦怠感出現的頻率,進一步提升高校輔導員的職業道德水平,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開展教學、管理工作。相關部門應建立覆蓋范圍廣的培訓體系,加強培訓師資隊伍建設,培訓基地建設,深化培訓機制,以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為重點,幫助高校輔導員樹立健康的“三觀”;熟識自己的職業、明確職責,提高工作能力,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
(2)完善考核機制。道德本身具有評價作用和導向作用。高校應該把職業道德納入輔導員考核體系中。把其作為評優評先、業績考核和職位晉升的重要依據,從而促進輔導員強化自身職業道德建設,促進道德人格升華,做到對社會負責,努力為社會培養合格的高質量人才。
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是教育勞動的客觀要求,它決定著教師的個人素質,決定著教育所培養的人才質量,高校輔導員作為高等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深刻認識到職業道德建設的重要性,通過實踐促進職業道德內化,真正成為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
參考文獻:
[1]張希躍.高校輔導員職業素養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2).
[2]朱 琳.加強高校輔導員職業道德修養對策分析[J].新西部,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