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娟
【摘要】大學物理課程對理工學生而言是一門既基礎又重要的課程之一,要想讓學生學會靈活應用物理知識,就需要物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物理方法論教育,培養并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本文主要以分析和探討大學物理教學中物理學方法論教育的滲透與實踐為主體,希望可以為大學物理教師提供一些有利的教學參考價值。
【關鍵詞】物理教學 方法論教育 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O4-4;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2-0154-01
一、物理學當中的方法論教育的實施意義
物理學簡稱為物理,物理就是自然,所以我們常見的物理學也可以稱之為自然學。物理學方法論是通過一系列的物理學方法組成,而物理學方法是指對物理學知識的發現和研究。
物理學方法是由物理學家豐富的想象和智慧創造出來的,而大學物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融入物理學方法論內容就能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尤其在就業形勢極為嚴峻的今天,大學教師的工作職責并不只是傳授給學生書本上的基礎知識,還要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宗旨,尤其要讓學生掌握好物理知識的同時,也能讓他們應用到技術當中、生活中和工作中。
二、大學物理學中的方法運用
1.物理觀察法和物理實驗法
在物理學中科學實驗課程是非常多的,而物理概念的建立就離不開這些大量的物理實驗,物理實驗的目的是為了研究和解決一些科學問題,通過物理觀察法和物理實驗法就能讓學生發現更多的物理規律,對物理概念也能加深理解。在大學物理教材中有很多知識點都是要靠實驗去完成的,比如密立根油滴實驗就是來源于生活,讓學生可以通過物理實驗去探索更多的奧秘,而物理實驗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也可以有效培養他們的動手、動腦能力。
2.物理邏輯思維法和數學法
物理學當中的邏輯思維法主要鍛煉了學生的判斷力和推理能力,比如根據現有的材料讓學生自己去動手做出一個實驗,而學生可以通過比較和分類來發現實驗當中的規律和規則,從而幫助他們形成一個科學的物理概念,而這個方法也能培養他們的判斷力和總結能力。除此之外,物理學從誕生到發展也離不開數學這個重要工具,正因為有數學的存在才使得物理學內容更加飽滿。
在物理學當中數學所起到的作用是幫助我們在運用它的時候可以通過數學當中的概念理論、公式等技巧來全方位的研究物理學當中的運動規律,比如物理學當中的磁場感應、速度等概念就需要通過比值定義去解釋,而在一些眾多的物理實驗當中也離不開數學圖表、數學解析等方法,由此可見,物理學方法和數學方法之間的關系是緊密相連的。
三、如何在物理學中貫徹方法論教學
1.在教材內容中貫徹物理方法論教育
物理方法論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起到了很大作用,所以如何在物理教學中融入方法論教育就成為了教師需要研究的重點。首先,在物理實驗當中教師就可以融入方法論教學,不僅要讓學生了解基本的概念和定律也要在物理知識當中賦予更多的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比如教師在講比如電荷之間的庫侖力、天體之間的萬有引力時就可以鼓勵學生去模仿這些學者的科學思想和思考方式,然后再通過一些實際的操作就能讓他們自然而然的去理解概念,掌握好方法。另外,在給學生講一些模擬習題時也可以加入方法論教學,其目的是為了改變傳統教材中的那些避實就虛,可以多讓學生去做一些論述的應用題型,因為這類題型的解題思路比較廣,可以讓他們通過各種思維模式去想象、去分析。
2.在評價考核中滲透物理學方法論教育
考核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重視的一個環節,每門課程結束之后教師一般都會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一個綜合的考核和評定,但傳統的考試無非就是試卷模式,而試卷內容也都是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這些。其實對于大學生而言,試卷分數已經不再是唯一的評判標準了,尤其對于理科生來說要想考查他們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可以通過物理學方法論去評定。可以根據他們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物理觀念等方面來設計考試內容,教師要盡可能讓題目類型多元化,這樣即可讓學生富有更多的想象空間和思考空間,像論述類的題目就能有效考查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在大學物理教學中滲透物理學方法論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也能讓學生對物理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而大學物理教師也要根據教材內容去不斷調整教學模式,在教學中不斷加入方法論教育就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水平,最終也能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程彥明.多層面分層次大學物理教學改革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7(01)
[2]熊健,何珍,許積文,張小文.《大學物理》教學思考與探索[J].科技視界.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