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
摘 要: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師不但要承擔起“傳道授業”的光榮歷史使命,而且還要在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上多下功夫,一個國家民族要發展創新,質疑能力尤為重要。但是,現在的學生習慣于尊崇老師的權威,對于老師講解的知識全盤接受。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習熱情;數學教學
作為一名數學教學工作者甚是擔憂。追其緣由,“難”當然為首屬,但是抽象與枯燥也是導致學生厭學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變抽象為形象、變呆板為靈活、變復雜為簡單、變單一為多樣……,全面提高數學教學的趣味性是提高數學效果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方法多樣,保持學習熱情
小學生有注意力不能持久的特點,教師要注意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設計多種教學方法。低年級教學中可適當開展小游戲活動,在中高年級則可強化觀察、操作、實驗,讓多種器官并用,豐富學生感性認識,提高觀察、思維和動手能力。如:在教學“認識圖形”這一單元時,我大膽放手,讓學生利用各種材料、各種方法去感受圖形,發展空間觀念,培養創新意識。在這種民主、寬松的氛圍中,孩子們迸發出許許多多別出心裁的創意:有的利用各種圖形拼出了許多有趣的圖形,有的用鉛筆沿立體圖形的一個面畫下來,有的用立體圖形的一個面,蘸上印泥印在紙上,有的用橡皮泥印出立體圖形的一個面……展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是一個繽紛的數學世界,是一個自由操作和探尋發現的天地,他們從心底里贊嘆數學的多彩與美妙。
又如:學習了長方體的表面積后,讓學生先動手測量自己的數學書、文具盒等物品的長、寬、高,并讓學生計算出它們的表面積,再合作量出教室的長、寬、高,并合作計算粉刷教室內墻面積。隨著一個個實際問題的解決,使學生感到數學很有趣,生活中時時處處有數學、用數學,保持和發展了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二、培養學習情感,提高求知欲望
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起主導作用。在培養教師學習數學的情感方面應注意兩點:一是教師要為人師表,做學生的表率。初中學生的模仿性比較強,教師的一舉一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心理、言行。一個有威信的數學教師,學生是樂意接受其教育的,并不自覺地模仿其言行,師生之間很容易建立積極的情感交往。所以,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處處做學生的表率,真誠相待,做學生的知心朋友。二是教師要關心愛護、平等對待每個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面向大多數學生,特別是對待差等生,更要加強輔導,以教師的深情厚愛去影響學生,使其產生自尊、自愛、自強、自信的心理。因此,我在數學教學中,非常注重情感教育。例如,我以前帶的班里有一個學生,學習成績很差,幾門功課經常不及格,但體育很有特長,每次學校運動會都能給班里領回幾張獎狀。我就找他談話,首先肯定他很聰明,如果用心努力,肯定能把學習成績搞上去,并指導他怎樣學習。他很受感動,第一次買了一個很好的筆記本,開始向同學學習,積累知識。
三、引導學生掌握質疑的方法,提高質疑的質量
古訓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之漁。交給學生質疑的方法,才是解決當前中學生質疑能力不足的根本之道。但質疑也要要求質量,不要為疑而問、一疑就問。要引導學生自己解決疑問。
例如在剛開始學習《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題目:求方程(x+1)?+6(x+1)+9=0的二次根。學生拿到題后開始計算,大多數學生計算的方法是:先把括號去掉,然后得出X?+8X+16=0。大部分學生都能得到了正確的解:x=-4。這時候,我溫和地提醒學生到:"大家仔細想想看這道題有沒有更加簡便的算法?"一會兒后,有位同學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我認為,這個方程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先去括號然后再計算。""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這非常好"我剛說完。另一個學生就開始反駁:"我不這么認為,這個方程表面上與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沒有什么聯系,我們可以不可以把它轉換化成與標準的完全平方公式或是平方差公式類似呢?如果把(x+1)整體換成另一個字母比如t,這個方程能寫為(t+3)?=0這樣一個完全平方公式。"我點出了這道題的用意所在:"同學們,你們剛才用的這種方法在數學上被稱為換元法。我又將一些可以用換元法的變式題目出給學生做。通過這樣的教學手段,可以使其學生們敢于質疑,在質疑的過程中親身體會到成功的感覺,不僅可以讓學生更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時也加強了學生的質疑能力,促進學生善于創新解題方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四、體驗成功快樂,喚起學習熱情
成功感是一種積極的情感,它能滿足學生自我實現的高層次的追求。復習課,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為使學生獲得成功,我們應以創設成功機會為核心組織教學,采取低起點、小步子、快反饋的方法,將教學目標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分解成若干遞進層次,由不同類型的學生來回答,努力使所有學生都能自覺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在每個目標層次上做到快速反饋,評價激勵,讓學生在成功的喜悅中形成樂學的氛圍。對于差生,我們更應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哪怕是口算題做得好或是書寫認真,都要及時予以表揚、肯定。另外,總復習期間,我還通過開展“三自”活動:自訂一本數學改錯本,自辦一期數學小報,自出一份期末試卷,并進行交流、評比,讓學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悅,以不斷的成功來淡化高原效應。
五、及時鼓勵,促進學生發展
多采取鼓勵性的及時評價,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積極性。老師的每一次肯定、表揚,對學生都是一種激勵。提問、作業批改和其他數學活動,教師都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學習積極性和創造的火花。即使是學困生也要創造條件,使他們有機會體面的表現自己。有個學生在板演“1375+4829”時,忘了十位上有進位,訂正時你可能給個“×”就完事了。可要是在學生做對的數位上都給“√”,只在做錯的數位處劃一個“?”那會怎樣呢?學生一看,四個數位我做對三個,只在十位上忘了進位了,以后要認真了。這樣不損傷學生自尊心又糾正了學生習慣上馬虎的錯誤。
總之,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充分調動學生智力活動,讓學生完成接受、儲存知識信息的任務,更要充分調動學生情商因素,提高學習興趣、轉變學習態度,讓他們心情愉悅、思維活躍,自覺主動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從而增強學習效果,促進各種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夢麗. 提升初中數學作業有效性的實踐研究[D].揚州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