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梓譯
摘 要:學習動機在學習過程中起到了激活、定向、維持、調整等作用,對學生學習效率有直接性的影響。但當前高中生普遍存在學習動機缺失的現象,嚴重影響了高中生的學習策略與學業成績。鑒于此,本文就如何培養高中生學習動機展開分析和探討,以期為廣大高中學子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學習動機;培養策略
一、高中生學習動機缺失的原因
(一)學習興趣不足
受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我國高中階段的教學十分強調理論知識傳授,在課程安排、內容選擇、考核評價等方面基本上都是以備戰高考為出發點,由此造成課程設置緊張、學習內容乏味、考核尺度刻板等一系列問題,難以滿足學生對知識的個性化需求。某種程度上說,當前的高中生整天掙扎于“題海”之中,疲于應付各種考試,學習過程相當枯燥,根本談不上興趣可言。
(二)學習壓力過大
適當的學習壓力有助于激發高中生的進取心,促使其加倍努力學習,一旦壓力超出高中生的承受能力,就會讓高中生變為被動學習的“機器”,完全喪失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目前,高中生普遍承受著較高的學習壓力,究其原因,是因為家長、老師對學生抱有過高的期望,特別是一些家長望子成龍的心態十分強烈,把自己年輕時未能實現的人生理想強加在子女身上,導致學生背負著巨大的壓力學習。除此之外,同學之間的競爭,未來的高考和擇業,也是高中生壓力的重要來源,這些壓力積聚在一起,就會導致一些學生無所適從,甚至自暴自棄,徹底放棄學習。
(三)學習目標單一
現階段的高中教育并不注重對學生學術精神與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學生學習的主要目標就是為了考上一個好的大學,但對于今后具體選擇怎樣的專業、要考入哪一所高校、應該怎樣去為之奮斗等,還普遍處于懵懂的狀態。這樣一來,許多學生初期的學習動力十足,但是缺乏深層次的學習動機,意志力不夠堅定,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難就很容易選擇放棄,久而久之學習動力就會衰退。
二、高中生學習動機的培養策略
(一)學校方面
學校方面應當積極響應國家素質教育號召,改變當前唯升學論的教學管理理念,逐漸將教學重點從提高升學率轉移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上。首先,學校應在課程設置、內容選擇上更多地考慮學生的興趣和需求,并在課程選擇、時間支配上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權。其次,調整現有的教學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學的實踐性、創造性,打造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氛圍與環境。最后,在考核評價方面,不再以成績論英雄,適當提高激勵性、過程性評價所占比重,降低學生對考核的抵觸心理,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健康的競爭意識。
(二)家庭方面
作為家長,對子女抱有較高的期望無可厚非,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天之驕子”,但不應因此給他們造成過高的學習壓力。家長應當從“望子成龍”的心態中走出來,試著去理解他們學習上的困難,在子女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以后,不再給他們安排額外的課外任務,以減輕他們的課業負擔,讓他們有一定的空閑時間來放松自我、調適壓力。對于子女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家長要學會看開一點,切忌用批評責罰等方式給子女施壓。同時,家長要學會發現子女身上的閃光點,對于子女取得的點滴進步,應當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三)學生方面
一方面,高中生應當主動關注社會發展,認識自身價值,樹立遠大理想和抱負,這樣產生的學習動機才有韌性和持久性。在平時學習和生活中,有很多值得高中生學習的模范和榜樣,如教師專業的教學態度、無私奉獻的職業精神、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其對學生具有很強的感召力,因此,高中生應該以他們為人生榜樣,明確自身定位,樹立人生目標,從而激發深層次的學習動力。另一方面,高中生應當制定詳細的學習目標與規劃,但該目標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必須是自己經過一番刻苦努力后能夠達到的。例如,可以制定“課前做好預習,爭取數學成績達到班級中上水平”的目標,并進一步將“如何達到班級中上水平”細化為“每天完成20道計算題,10道應用題,并做好錯題筆記”,這樣就有了明確的奮斗目標,不會因為目標模糊而逐漸失去學習動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以高中生學習動機缺失的原因為切入點,從學校、家庭、學生三個方面提出了培養高中生學習動機的有效策略,旨在幫助高中生形成健康、持久的學習動機,促進高中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瑞波.淺談鄉鎮高中生學習動機的培養和激發[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6(7).
[2]張博凡.高中生應對方式、自信與學習動機的相關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14(10).
[3]盧莉莉.高中生考試焦慮與學習動機關系的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