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數學教育之中,課堂提問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課堂提問可以有效激發出小學生的積極思維的動力,同時它還能有效拉近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師生之間建立起一個溝通的橋梁。對此,本文淺談基于多維分析下對小學數學課程的課堂提問當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教學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提問;多維分析;教學建議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課堂提問的重要性也被越來越多的教育人士所發現,其不僅能夠有效促進教育活動的組織效率,還可以培養出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此本文通過結合對小學課堂提問的多維分析,針對小學數學課堂提問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教學建議,期望可以幫助小學數學教師能夠更好地通過課堂提問的方法提高課堂上的教學效率以及教學效果,讓學生更加深入的參與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之中,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能力以及學習成績。
一、 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特征以及重要性
(一) 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特征
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特征主要由三個方面組成,分別是層次性特征、綜合性和整體性特征以及針對性特征,具體如下:
層次性特征主要指的是在小學數學課堂提問之中對學習層次不同的學生進行提問,借此達到促進教學目標以及教學效果的目的;綜合性和整體性特征主要指的是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際教學需求以及教學條件的綜合性考慮,在此基礎上組成優化的提問教學方案;而針對性特征主要指的是結合每個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進行提問,目的是為了保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二) 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重要性分析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之中,課堂教學的質量以及效率除了關系到小學數學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之外,其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息息相關。因此,想要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就需要在小學數學課堂之中開展課堂提問的教學活動,通過結合每個學生不同的特征設置不同的問題,不僅可以有效促進小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使師生之間建立起一個良好的關系,還可以有效激發出小學生的學習動力以及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以及教學效果。
二、 多維分析下小學數學課堂提問存在的問題
(一) 課堂提問沒有注重學生主體性發揮
在小學數學課堂的課堂提問教學活動之中,教學主體會對課堂提問教學活動的教學效果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在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活動當中,應當以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在陷入及大部分的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活動過程當中,依然還是老師作為教學主體,對于課堂提問的內容形成一個絕對控制的狀態,按照自己在課前設計的問題進行提問,學生處于一個被動學習的狀態,使得課堂學習內容枯燥無聊,無法有效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效率,無法有效發揮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教學目的。
(二) 提問的內容缺乏啟發性、探究性
在現如今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活動之中提出的問題大多與小學生的實際水平有很大的偏差,沒有體現出問題的針對性,課堂提問教學活動的目的自然也無法達到。比如小學數學課堂提問之中提出的問題較為簡單,學生馬上就可以對其進行回答,看上去好像課堂氛圍已經活躍起來了,但是實際教學效果卻不是很理想;當課堂提問的問題難度過大時,學生即使思考了很長時間也不一定能夠解答出來;當課堂提問的問題太過廣泛的時候,學生就無法從中找出重點。以上幾種問題,都會導致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活動無法引導小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達不到啟發的作用,老師與學生之間也無法建立起提問問答的思維共鳴,從而使得教學效果不理想,甚至還會影響到小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三) 忽略對學生問題解答的激勵、引導和啟發
據調查,現如今大部分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活動之中,教師剛提出問題就要求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同時用冷漠的態度對待那些沉默的學生,搖頭回應回答錯誤的學生,完全不回答的學生則選擇別的學生回答問題,一直到有學生回答出正確的答案為止。此外這些教師在解答問題的時候,對于啟發學生、激勵學生以及引導學生的重要性沒有重視起來,導致了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活動的教學目的以及初衷沒有達到,同時小學生一直被動地接受老師的提問,無法有效激發出他們的創造能力。
三、 多維分析下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教學建議
(一) 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通過培養出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在提升了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同時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想要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一起制定提問的規則,比如提出的問題要對學習過程之中遇見的困難有幫助、提出的問題可以有效將題目中的條件與結論聯系起來等等;又或者教師通過安排學生在課前進行預習,將預習過程之中出現的問題或者感興趣的部分當做問題在課堂上提出來,和教師以及同學一起討論;教師還可以通過分享數學史或者數學家的相關故事,讓學生對其中感興趣的部分進行提問。這樣不僅可以讓課堂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有趣,還可以培養出學生善于提問、勤于思考等良好個人習慣,有效提高教學效率以及教學效果。
(二) 建設新的教學模式
學生深度參與式教育模式是一種將研究與討論有機結合在一起借此發揮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的教學方式,在學生深度參與式教育模式內,學生不能像傳統教學模式之中只是作為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而是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老師作為輔助者存在。通過學生深度參與式教育模式可以有效培養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以及教學效果。
除了深度參與式教育模式之外,教師還要注意給學生樹立起學習就是依靠發現的觀點,教師通過結合小學生的好奇、好問以及好動的特點,引導學生使用老師以及教材提供的材料去發現問題并將之解決,有效培養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除此之外,在課程結束之后,教師還需要對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做出改進。
(三) 多元化教學
在新課改的要求標準下,小學數學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需要在課堂上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樹立起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概念,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和全面化的發展?,F如今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在課程教學之中使用多媒體教學已經漸漸普及開來,其取得的教學效果也尤為顯著。因此,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過程當中,老師應當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在課堂上建立一個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借此提高教學效果。而在現代信息技術當中,多媒體技術由于其擁有的聲響合一以及交互性強的特點,將之應用到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之中能夠有效加深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影響,提高學習效率。但是在實際課程教學之中,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把握好多媒體教學的度,避免多媒體造成小學生注意力分散的后果。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數學教師應當以學生的學習為主,而想要達到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活動的教學效果以及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的目的,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多維分析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建設新的教學模式以及多元化教學的方法,不僅可以有效培養出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思維等綜合素質,還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教學效果,為小學生的未來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鄔麗霞.新課程標準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有效構建[J].2015.
[2]張興榮.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2014.
[3]魯獻蓉.對新的課程改革背景下課堂提問技能的思考[J].2015.
[4]岳秀紅.淺談多維分析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運用[J].2017.
作者簡介:謝祎,講師,江西省南昌市,豫章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