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職英語教學中,嘗試行動導向教學法,采用“頭腦風暴法”、“項目教學法”、“情景模擬法”等,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動”起來,參與到英語課堂學習中,從而實現英語課堂的有效教學。
關鍵詞:中職英語教學;行動導向教學法;有效應用
隨著時代發展,中職學校的英語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出更高要求,而教學方法的選擇也成了教師熱議的話題。在以往教學活動中,過多地強調了教師的作用而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法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得到充分發揮,能夠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筆者以中職英語教學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針對行動導向教學法的運用進行簡單地探討,意在讓學生在課堂里“動”起來,參與到英語課堂學習中,在學習上重拾信心!
一、 中職英語教學中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必要性
1. 中職英語教學的現狀
學生厭學:學生在音標、時態和簡單句等方面經常錯誤連篇,26個字母不能規范、順利地書寫。部分學生上英語課時低頭聽音樂、看小說、玩手機、伏桌睡覺。根據與學生的交談得知,他們在上英語課時完全無法參與到學習中去。
教師厭教:課堂上,經常是無論老師講得如何精彩,學生都無動于衷,這勢必也會影響到英語老師教學的熱情和積極性。所以,很多英語老師在英語教學中會忽視了導課和授課的藝術性,慢慢地就會教師講得多,學生參與少,教學手段簡單,只靠一本書,幾支粉筆和一張嘴進行英語教學,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不佳。
2. 行動導向教學法的優點
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英語教學運用中的好處有:
(1)促進中職學生英語課堂上的思維方式的改變,拓展學生的視野,刺激學生多種思維方式的嘗試,讓學生樂于參與課堂活動,真正使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動”起來。多種思維方式的嘗試,產生了多種多樣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帶來了豐富多彩的答案。
(2)促進中職學生在英語課堂上的應變能力。角色不同,對象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同,采用的英語句型、英語詞匯也不一樣。在課堂活動中,遇到不同的情境,學生學會靈活處置,更有利于促進學生課堂應變能力的培養。
(3)促進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學生面對不同的對象,使用不同的英語語句來表達相近的意思,還能靈活運用交際技巧,解決自己的問題。比如,怎么問問題比較妥當、有禮貌,如何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拒絕或者不同意見而不會傷害到別人,在此過程中,學生運用英語口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得到很好的訓練和培養。
總之,行動導向教學法改變了老師在傳統課堂上的刻板形象,他可以變身為學生的朋友,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在課堂上壓力就小了,會非常樂意“動”起來,不知不覺中,參與到老師的課堂教學中。這樣,學生不僅能掌握相應的知識和技能,各種行為能力亦可得到充分提高。
二、 中職英語教學中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有效應用
在近些年的教學中,筆者根據學生特點和校本教材,主要嘗試了以下三種教學法:
1. 頭腦風暴法
行動導向教學法中采用頭腦風暴法,有利于促進學生在課堂上思維方式的改變。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單詞教學中,使用此方法可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興趣,改變學習單詞的枯燥無味。
比如在教授外研社英語第二冊Unit 8“Fighting Against Pollution”一課時,筆者就采用了“Brainstorming” 的形式讓學生討論這樣一個問題:“ What pollution does sugar production cause?”學生踴躍舉起手來回答很多相關的詞匯。場面十分熱鬧,一改以前老師單純地講,學生傻傻地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景象。最后,筆者針對上課玩手機現象嚴重,提出cellphone pollution之新穎的觀點,借此機會給他們講清手機使用不當的危害。
當然,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老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提出的問題,力所能及地予以肯定和贊揚,這樣才能保護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動”起來的積極性。
2. 項目教學法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課堂活動目標,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通過思考、調查以及討論等方式,不斷地提高運用英語的能力。在語法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項目的設計活動讓學生通過團隊合作的模式來完成,項目教學比一般活動更接近實際生活,更接近真實交際,并且需要在項目完成后有一個具體成果的大活動。比如設置一個項目讓大家去完成。
項目:準備party。
要求:
(1)每個小組合作寫出一篇活動計劃,文中至少包含幾個用一般將來時表示將要發生的時態的句子。一般情況下,教師可以在寫之前給學生列出一些可能會用到的動詞或者動詞短語。
(2)由一名學生代表在小組內講述自己的安排。
(3)在各自小組內挑選出最有創意的那一份并集體對它進行補充修改,形成小組成果。
(4)抽出一個小組準備在全班呈現其成果。
(5)最后,教師進行點評后,布置每個小組課后再次修改敲定他們的計劃,并抄寫出來,張貼在班級英語園地。
3. 情景模擬法
根據參與者可能擔任的職務,在模擬環境中,要求參與者積極參與,使課堂活動充滿趣味性。老師要充分備課,為學生營造一種英語語境氛圍,盡量要求學生利用英語交流,這樣學生在情境模擬中初步養成了英語思維的習慣。
例如,在教學外研社英語第一冊Unit 10“Fun Time”一課時,在學習festivals 這一話題時,教師引出本節課的重點句型,What do people do on New Year/on Spring Festival? 然后讓學生充分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想象力,盡可能多地說出他們所做的事,由于班上學生來自不同地區,讓他們說說當地的風俗。然后分小組練習課本或自編教材的對話。最后,各組分別選出扮演教師、學生的角色,到教室前面來輪流表演,其他同學在下面觀看??吹倪^程中,要注意記下表演得好的和語言運用錯誤等方面的內容。待表演結束,學生們可以各抒己見,指出表演者的動作、表情或語氣、語調的不足之處,修正角色。然后評出最佳表演組,給予鼓勵。
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得到一舉兩得的效果:既提高課堂效率,激發學生學英語的興趣,讓他們在課堂上“動”起來,真正參與進來,成為課堂的主體。同時,在不同方法的使用下,他們積累了更多的基礎知識,信心也就有了,學習英語的興趣也有了。
參考文獻:
[1]姜大源.職業教育學新論[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中職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語篇意識[J].職業教育研究,2007(8).
[3]淺談中職英語教學的思考[J].成功·教育,2007(9).
作者簡介:池英強,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尤溪職業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