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階段對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對其未來的發展具有關鍵作用,而高中數學是創新思維鍛煉和培養的有效途徑之一。所以,有必要對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進行分析和探索。本文在分析高中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意義和我國當前的高中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的在高中教學中的提升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有效措施,為推動我國高中數學教學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高中數學;創新思維;教學
在今天的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數學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探索有效的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意義
創新思維是指全新的、前所未有的、獨辟蹊徑的思想和思維,并且使用這種思維去解決實際中的問題。這種思維方式通常能夠會使人在處理實際問題過程中突破傳統思維模式,從而取得獨特的且具有創造性的結果。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創新思想已經滲透到每個角落。高中階段作為學生的能力和習慣培養的重要時期,其創新思維的培養顯得十分重要。因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并讓學生能夠運用創新思維去解決數學學習中的問題,甚至去解決日常生活碰到的問題。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很好的掌握知識點,而且能夠使其綜合能力得到提高。創新思維的培養對學生未來的發展也是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當前我國高中階段數學教育的現狀分析
1. 高中教學資源相對短缺
如今我國高中數學教學面臨的較大問題就是教學資源比較缺乏。絕大部分地區教師主要的資料就只有教材,教學方式大多是在黑板上書寫板書。這些方式顯得相對內容枯燥、形式單一,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常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當前這些資源很難滿足現代教學的需求。在現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學生一般都是被動接收知識,缺乏學習的主動性,逐漸使學生失去對學習的興趣。最終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樹立創新意識。
2. 教學模式單一
和初中知識比,高中數學知識面廣、難點多、難度大。盡管我國正在進行教學課程改革,但是教學模式仍是十分單一,離改革目標差距較大。教學中,老師起主導性作用,所采取的教學方法主要是灌輸式方法,長期如此,學生只是機械式被動學習,缺乏積極主動性,更不會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很難有創造性。所以,過去的教學模式不僅使教學質量大打折扣,而且還會抑制學生的創新思維。
3. 教師思念觀念還有待轉變
由于我國長期處于應試教育的教育環境里,多數教師尤其是年齡較大的教師仍然習慣于過去長期使用的適用于應試教育的教學方法。在實際課堂上,教師通常采取灌輸知識的方式,自己一個人進行知識的講解,學生只是通過傾聽來接收知識的灌輸。在這種教學環境里,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的目的就是考試拿到高分,忽視了對創新思維的重視,缺乏對創新思維的培養和鍛煉。當前,盡管我國進行新課改全面和深入的展開,但是很多教師思念觀念仍然沒有轉變,對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和要求不夠深入。
三、 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培養的有效途徑
1. 營造創新型的課堂教學氛圍
在實際的教學時,教師需要利用各種方式進行創新型氛圍的營造,引導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思考,敢于發表自己的想法。讓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得到很好的發揮,創新想法、觀點得到很好的激發。在數學課堂上,引導學生多思考、多問為什么,培養其獨立的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使用新方法和新思維解決和思考一些問題,讓他們的創新思維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得到很好的鍛煉。
2. 構建創新型的教學模式
在新時期課改的教育理念的背景下,高中教學需要努力讓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的發展。高中數學其邏輯性思維更強,更適合對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所以高中數學教師需要對現有的教育資源進行優化,構建創新型的教學模式。保證盡可能的讓高中生的天性和個性得到展示,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增強,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大量的高中數學教學實踐表明,高中數學的教學模式具有多樣性。要有效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就必須要博采眾長,將多種科學、合理、有效的教學模式進行互補與融合,構建一種創新型的教學模式,進一步擴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創新個性和創新能力。
3. 充分利用學校教育資源
當前我國的新課改已經全面展開,學校將會獲得更多優質教育資源。所以,當今的高中教師應該在數學課堂上,充分利用學校教育資源進行教學教案的準備和教學方式的發掘和創新,創造一個輕松、互動的課堂氣氛,盡可能使每個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為創新思維培養營造一個好的課堂氛圍。除此之外,在利用學校教育資源進行課堂內容的創新,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思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實現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很好的鍛煉和培養的目的。
4.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法
在實際教學課堂上,教師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進行積極引導學生,使其學習方式由單一向個性化轉變,對學生的考核方式也應該根據實際情況由過去的統一模式向靈活性轉變,盡可能讓每個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鍛煉和培養。例如,教師可以采取課題探究、實際應用解析、小組討論等方式來引導學生將課本的知識進行提升和應用,使學生大膽的去思考,將書本知識靈活的解決實際問題。通過讓學生親身參與的過程能夠很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真正實現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課堂中通過教學方式的創新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很好的培養和鍛煉是一個漫長而又艱巨的過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而這需要所有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才能很好的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真正使學生在學習中快樂,在快樂中學習。
參考文獻:
[1]王樊偉.數學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創新精神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1(25).
[2]范紅波.淺析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學周刊,2012(06).
[3]王明.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學周刊,2013(35).
[4]高加華.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3(52).
[5]楊祀國.淺談高中數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J].科學咨詢,2012(6):50-51.
[6]吳秀榮.試論高中數學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3(27):7-8.
作者簡介:
王建新,江蘇省太倉市,江蘇省沙溪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