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傳統的以技能操練為主的體育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鍛煉需求,游戲逐漸成為體育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初中體育游戲的引入,不僅可以有效地吸引愛玩、愛鬧的初中生的注意力,還可以使其在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中掌握相關的鍛煉技能,并發展其各項素養。在本文中,我主要立足體育游戲活動的開展,談一談如何借助游戲的形式來提高學生的速度素養和身體耐力。
關鍵詞:初中體育;體育游戲;速度素質;身體耐力;素質拓展訓練
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體育更名為“體育與健康”,這一名稱的更新明確地指出了初中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再像傳統教學那樣突出測試和選拔功能,而是立足學生,從學生的身體素養入手,將個人的身體鍛煉作為教學的目標,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借此激發學生的體育鍛煉積極性,使其在體育鍛煉活動參與中實現身、心的健康發展。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游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形式逐漸在體育教學中占據一席之地,將游戲引入體育教學活動之中,不僅可以實現教學方式的多樣性,還可以在滿足學生發展需求的基礎上,使其在主動參與中獲得相關的體育鍛煉技能,并發展各項素養。其中,大部分游戲都可以使學生的身體承擔一定的運動負荷,在運動的過程中,他們的各器官和系統的肌肉可以獲得必要的活動,有利于其速度和身體耐力的發展。
一、 利用體育游戲發展速度素養
所謂的速度素養主要是指人體或者身體的某一部位快速運動的能力,這一能力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人體對各種信號刺激的快速反應能力、快速完成動作的能力、快速通過一定距離的能力。在借助體育游戲提升學生速度素養的時候,一般會將學生的速度能力訓練重點放在起跑訓練上,原因在于學生只有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及時聽到起跑信號,做出起跑動作,而且起跑信號的發出時間、頻率、形式等是多樣的,不受客觀條件的限制,在發出信號的時候教師可以做出多種選擇,開展多樣化的活動。在起跑反應速度訓練中,我一般組織結冰化凍游戲。我在課堂教學活動之前先將學生以5~10人的形式劃分為一組,從該組中選擇一名學生作為追捕者,其他學生作為“冰人”,而我作為發號命令的人。在游戲活動開展中,當我喊出“結冰”的時候,全體學生不能動,一旦有學生在命令發出后,沒有做出及時地反應,則被淘汰出局。當我喊出“解凍”的時候,學生則快速啟動,追捕者快速地瞄準目標,追擊“冰人”。一旦有“冰人”被追趕上,則追捕者和被捕的“冰人”交換角色,繼續該游戲。如此,在有趣的游戲中,學生不僅可以享受到游戲參與的樂趣,還可以在游戲參與中鍛煉能力。
二、 利用體育游戲發展耐力素質
所謂的耐力素質主要是指人體在長時間的工作或者勞動過程中克服疲勞的能力,同時這一素質也是反映人體健康程度的一大標志。在初中體育教學活動開展中,學生的耐力素質可以分為四種,包括一般耐力、速度耐力、力量耐力和綜合耐力。不同的耐力素質的訓練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比如說,對一般耐力的訓練一般適合采用長跑形式,因為長跑在長時間之內是不需要過高的速度和力量的;速度的訓練一般適合采用短跑形式,因為短跑活動的開展是需要在短時間內做出快速運動的;力量耐力訓練則適合采取摔跤的方式,因為在摔跤過程中,參與摔跤的雙方需要克服對方給予的阻力;綜合耐力訓練適合采用球類運動形式。在組織初中體育教學活動的時候,我除了在專項的體育項目中對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耐力訓練之外,還常常會開展多樣化的游戲來對學生進行綜合耐力訓練,借此使學生在有趣的游戲活動參與中提升各項耐力素養。我一般會將素質拓展訓練引入其中。例如,鏈接加速活動,在教學活動開展中,我以三男三女的形式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并將不同小組的學生劃分到相距30米的區域,然后每一組后一名學生需要用左右抬起前一名學生的左腿,將其右手置于前方學生的右肩上,形成小火車,最后一名學生同時也要單腿起跳,雙腳不能同時著地。然后各小組從各自的區域出發,向操場的中心行進。在行進的過程中,學生還需要繞過不同的障礙物,一旦“小火車”出現斷裂,則改組需要重新回到起點,從頭再來。比賽結束以該小組的最后一名學生越過重點線為準,用時最少的一組則為獲勝方。該游戲活動的引入,不僅可以使學生在行進的過程中,鍛煉其腿部的支撐能力,發展其耐力,還可以鍛煉其小組的協作能力。
總之,在初中體育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可以借助多樣化的游戲形式來豐富課堂教學活動,諸如,利用結冰化凍游戲來鍛煉學生的速度素質,利用素質拓展訓練來訓練學生的綜合耐力,使學生在游戲活動參與中發展其自身的速度素養和耐力素養,借此為其體育素質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常利艷.對北京市朝陽區呼家樓中心初中體育游戲開展現狀的調查分析[D].首都體育學院,2013.
[2]李廣源.探索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實踐中的作用與設計原則[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
作者簡介:
羅秀蘭,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綏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