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麗
摘要:數學是基礎教育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數學教學水平與質量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學設計水平的影響,只有充分保證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科學性與有效性,才能確保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果,基于此,本文將針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問題;對策
一、做好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要性
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而言,一堂高質量的數學課必須要能夠實現有效提高學生數學能力的目標,這就要求有合適的教學方法,要把握好數學教學內容與知識的重難點,如重要公式、計算方法等,還要合理分配好教學的時間,保證學生學習新知、課堂互動以及練習鞏固的時間分配得當,從而實現學生數學能力的全面發展。如教學設計內容存在不合理問題,就不能為數學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科學指導,這就會對小學數學教學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做好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具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目標不明確,與學生實際結合不足
課堂教學各項活動的開展需要以統一的教學目標為導向,但當前許多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時,對于教學目標的認識仍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單純按照教學大綱要求的進度開展教學活動,對于教學活動所要達到的實際效果缺乏認真的思考,尤其是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目標更是十分模糊,在教學設計中也不注重與學生實際情況與能力基礎的結合,甚至直接照搬其他教師或相關教學范例的設計,導致教學設計與數學教學的實際需求不相符,也無法指導教學活動更高質量的開展,更有可能導致小學數學教學的模式僵化,造成人才培養“千人一面”的尷尬局面。
(二)教學方法過單一,缺乏有效的方法創新
當前許多許多小學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常常習慣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盲目依靠自身教學經驗,不注重對新的教學技術與理念的運用,在教學方法創新上也缺乏積極性,而部分傳統的教學方法與理念與當前教育環境與學生特點早已不相適應,長此以往,不僅會導致學生對于教學活動感到枯燥乏味,數學興趣下降,也將很大程度上限制數學教學技術的發展,使數學教學水平得不到提升,更無法實現對學生數學能力有效培養的目標。
(三)角色定位不合理,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
部分教師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時,缺乏對學生主體地位的考慮,教學設計完全從教師需求出發,主觀性較強,在課堂教學中也往往是處在課堂管理者和掌控者的角色中,對于學生的個性與主觀意識不能給與足夠的重視,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的互動也大多帶有一定的指令性質,學生則完全處于被動狀態下,學生的主體地位、創造意識與能力都得不到發揮,少數教師為了保持課堂紀律,采取嚴格約束的方式進行課堂管理,學生個性受到約束,甚至不敢自由表達,這也將嚴重影響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與能力培養的效果。
三、應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問題的有效策略
(一)轉變觀念,結合實際進行課堂教學設計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模式下的傳統觀念影響,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中存在不合理現象。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設計的水平,首先應積極轉變傳統的觀念,提高對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視,并要實際出發,在了解學生數學基礎層次與學習能力特點等實際條件的情況下,合理確定課堂教學的開展目標,把握好教學的重點與難點,科學選擇教學方法,預測學生在實際數學學習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薄弱環節,并在設計中予以強化,在時間分配上也應以學生數學學習與知識掌握的規律為依據,確保教師能夠順利完成教學的進度,又能夠使學生得到充分的練習鞏固,以保證數學教學的開展效果。
(二)興趣切入,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
教師應認識到單一教學方法對于教學活動的不利影響,把握小學生注意力集中能力差,好奇心強等心理發展特點,注重在教學設計中設置一些能夠激發學生興趣的環節,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也應更加注意對學生興趣的調動,要發揮自身的創造意識,更多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的運用,更有效的保持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興趣與求知欲望,引導學生更加主動的參與到數學的學習中來。如在教學過程中增加互動環節,采取小組學習的方式,能夠更好的活躍課堂氛圍,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也能夠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的能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數學問題的設計上,如能夠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也能夠有效的吸引學生注意力,并使學生更好的把握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踐問題的能力,這些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而言都具有著積極的意義。
(三)明確重點,確保教學設計“有的放矢”
教學重難點即本節課程的教學重心,教師可以做好充足的鋪墊和全面的把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節課內不允許出現多個重難點同時存在,否則教師和學生都無法集中注意力將每一個知識點全盤吸收。如十以內的加減法講解,教師可以通過與生活相關的案例來進行講解,教師可以通過特定氛圍的營造來引發學生進行探討??稍O置問題:小明手上有十元錢,想要買10支鉛筆,A超市的鉛筆零售價為1.2元一支,而B超市的鉛筆是9角錢一支,請問小明最后選擇在哪家超市買?小明最后還剩多少錢?為什么?教師可以通過基礎換算知識的講解讓學生明白1元等于10角,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探討,鼓勵學生通過多種方式進行計算,得出不同方向的解題思路。經過探討之后部分學生得出這道題的答案是B超市,小明還剩1元錢。還有部分學生提出了A超市,小明通過自己的討價還價在A超市花10元錢買到了10支鉛筆。此時教師需要及時地進行分析和講解,不要急于去判斷對錯或者批評,站在數學計算的角度而言,顯然第一種答案更加準確,但是第二種答案的可行性也是存在的,教師可以鼓勵和引導學生提出不同的觀點,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四、結語
本文主要針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要性,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有效對策展開了分析,要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做好教學設計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希望通過本文能夠為小學數學教學水平的提升發揮一定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