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大偉
摘要:高中物理是一門思維性與拓展性極強的學科,不同層次學生由于學習基礎與學習能力差異性,在高中物理學習中極易出現截然不同的學習反饋。分層次目標教學法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在高中物理課程中,通過不同形式的分層教學過程,將使學生的創造性、積極性得到有效提升,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學習效果提升。以下,本文就從幾個方面對分層次目標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實際應用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分層次目標教學;高中物理教學;分組;分層;實施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學習基礎與個人智能存在一定的差異,對于高中物理知識內容的接受能力不同。在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所用的教學方法較為死板,教學模式相對單一,使得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較差,對物理學科缺乏學習興趣,創造力難以得到培養。基于新時期下的高中物理教學,要致力于物理學科的教學特點,發掘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特征,進行科學的分層次目標教學,為實現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提升以及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發揮積極作用。
一、科學進行小組分層
筆者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發現,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接受能力存在極大的差異性,致使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出現明顯的分水嶺,一部分學生學習對物理課程充滿學習興趣,積極性高,學習效率好,也有一部分學生對物理學科存在嚴重的厭學心理,畏難情緒嚴重,難以跟進教學進度。針對不同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態度及領會與掌握上的區別,可以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小組建立,根據小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開展高中物理教學。
具體來說,可以通過問卷方式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掌握,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態度以及智力發展等因素進行綜合反映,從而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進行有效的分層目標教學制定。其次,通過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進行科學的教學分層。例如在進行簡諧振動的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采用與學生交談的方式,掌握學生對簡諧振動現象與規律的學習情況,學生能夠詳細說出相關參與計算方法的學習則表示對這一教學內容掌握程度較高,如果學生不能對計算參數進行清楚的解釋或者完全不能理解,則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知識點的重點教學。通過物理教學內容的反饋測試后,教師可以對學生之間的差異有一個基礎的了解,并根據學生的綜合情況分為A、B、C三個層次,基于實際教學情況也可以將學生以AC、CB、BA 等組合形式進行組小互動,使學生之間實現優勢互補。除此之外,還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動態管理,基于學生階段性的表現進行層次的調整,以動態的、分層分組管理,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二、教學內容分層
在高中物理新課程中,更加關注學生學習能力與學習品質的培養,除了在課前要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外,還要有針對性的進行分層次教學策略與計劃的制定,使高中物理教學中的知識點與能力點與學生實際水平相符。基于當前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可以將教學目標分解成為課時、階段教學以及長期教學分層目標,通過分層次的教學過程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引導與激勵的作用,并在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中獲得物理學習的成就感。在課時目標分層時,教師可以從學科素養發展分層、知識點理解分層以及能力點的培養分層三個方面進行設計,基于不同小組情況,合理進行思維能力、觀察能力、機械記憶等教學重點劃分。在階段性目標分層時,基于不同層次小組的能力進行階段性的知識考核,而長期目標分層是關注不同小組學生學習穩定性能力的培養,著重引導學生進行知識點歸納、總結、綜合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培養。除此之外,針對少數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存在一定問題的學生,要進行重點關注,提供針對性的、個性化的幫助與指導,并通過心理輔導等內容,使學生主觀能動性得到發揮,激發學生內驅力,提升教學品質。
三、教學過程分層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基于學生所處的層次,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作業安排等方面內容進行綜合考慮,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層次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點關注授課的方法與方式,既要有面向全體學生的考慮,也要兼顧到少部分能力較差的學生。除此之外,也可以通過組織小組討論的方式,加強學生之間對問題的交流與溝通,以合作學習與展示交流等活動,形成動態的課堂教學,協助各層次教學目標的實現。最后,可以通過物理課后作業的層次劃分,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教師要基于教學目標的層次劃分導向,在練習作業中基于不同層次學生學習能力進行相應的作業設計。例如在進行“庫侖定律,電場強度以及電荷守恒定律”課程學習后,教師可以要求C層次的學生進行電荷的多少叫做電荷量?單位是什么?符號是什么等簡單的習題練習,幫助其鞏固基礎內容。B層次的學生練習作業設計包括簡單的電場力計算與電荷力大小計算內容,A層次的作業更加強調知識內容的綜合應用,要求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嘗試自主解決實際問題。這種基于學生不同情況進行的分類作業設計,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分層教學效果。
四、教學評價分層
基于新課改與新高考要求,新時期下的高中物理教學評價中要進行分階段,分層次的評價過程,綜合考慮評價對象之間的差異性,進行及時性的激勵性的評價。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針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不同層次教學目標的設計,采取分層次的激勵措施,使每位學生都得獲得積極性的調動。最后,在教學評價時,教師應以多鼓勵、少批評的方法,幫助學生重樹學習的信心,鼓勵學生勇敢面對自身的不足,在失誤與失敗時正視自身的不足,不斷調整學習心態,獲得信心的培養與持續的進步。
結語:
基于物理新課程教學改革需求,新時期下的高中物理教學要基于教學現狀,采取分層次目標教學方式,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小組劃分,并基于不同的小組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設計,引導學生選擇提升學習興趣的方法,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在適合的教學環境與教學形式中獲得準確的定位與持續的調整優化,實現良好的分層次目標教學效果,使高中物理整體教學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賈統梅.分層教學在高中物理課堂中的有效應用探賾[J].成才之路,2018(14):21
[2]王偉.以學定教,因材施教——淺談分層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4):120
[3]儲成節. 個性化教學轉化高中物理學困生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