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銀香
摘要:幼兒一般被定義為3-6歲左右的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一般活潑好動,缺乏獨立性思維,心智與思想正處于發育的階段,為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加強幼兒教育是關鍵。在幼兒教育中,美術教育是一項重要的內容,通過美術來激發幼兒的興趣,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在幼兒美術教學中,需要根據孩子在感知能力、學習能力等方面的特點來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重點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并且針對當前美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予以改善,不斷提升幼兒美術教育的有效性。為了提高幼兒美術教育水平,本文針對幼兒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教學策略。
關鍵詞:幼兒美術;創新意識;教學策略;教學水平
一、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家長對孩子早期的教育問題越來越重視,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才多藝,然而美術教育又作為藝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幼兒的美術教育更受家長關注。幼兒美術活動,是培養幼兒審美創造力的一種活動,幼兒的繪畫過程是幼兒追求美、向往美、表達美的過程。幼兒是充滿幻想的時代,好奇和幻想是幼兒思維的特征,也是幼兒心靈純潔天真的表現。
所以,學前教育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就是運用美術活動來對幼兒進行教育。幼兒的美術活動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需要通過教師設計的有益于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的課程來培養的。我們需要把幼兒美術活動教育作為目的,以美術活動作為平臺和手段,促進幼兒健康和諧發展。利用繪畫、手工等活動操作方式,使幼兒主動地利用美術活動手段解決各種問題。我們要善于利用教育的藝術來激發幼兒對人類視覺藝術的喜歡和熱愛,在美術活動中把人類的文化用生動優美的形式和內容潛移默化地傳達給幼兒,讓他們的眼睛、心靈和雙手都為發現美、創造美做好充分的準備。為了能正確引導幼兒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并且有效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本文針對當前幼兒園美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建議和應對策略。
二、在科學探究中培養幼兒美術教育
(一)通過科學的手段培養幼兒對美術教育的興趣
興趣是幼兒參與美術學習保持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內在動力,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當將激發幼兒的美術興趣放在首位通過豐富多樣的美術作品的欣賞活動在豐富幼兒美感經驗提高審美能力的同時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針對孩子的興趣進行培養。對于孩子來說,興趣是其最好的老師,應當讓孩子對美術的學習產生興趣。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在學習美術技能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主動性。孩子在這個階段的認知水平都是較低的,很多時候沒有理性思維,都是通過感性思維來引導自己的行為。因此教師需要通過興趣培養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明確了教學目標,就應該在教學中施加更有效的教學手段。教師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繪畫氛圍,并且在教學中需要針對孩子的認知能力來設置合適的內容,比如在美術欣賞以及模仿繪畫上,要選擇一些簡單的內容,鼓勵孩子大膽通過繪畫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要讓課堂限制孩子的思維能力。由于很多孩子的認知能力都是較低的,因此對于孩子的畫作等如果存在不理解的現象不應該嘲笑、打擊,而是應該對其予以鼓勵,這樣才能夠給予其信心,不斷提升孩子在繪畫過程中的創造力。
(二)運用科學的方法豐富幼兒美術教學
對于幼兒美術教學來說,其教育不同于其他年齡段的教育,應當針對孩子的認知能力來開展針對性的授課,進而保障孩子的智力發展水平、認知能力等都能得到提高。要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在美術教學中,如果孩子對相關課程不感興趣,那么就可以在教學中融入游戲的模式,讓孩子通過游戲活動不斷參與到美術學習中來,并且在這樣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孩子的創造力也會逐漸提升。需要教師為孩子營造一個更加自由的空間,鼓勵孩子通過自己的畫筆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教師要做好對孩子的引導工作,并且保證其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不斷對美術中的內容進行感知,教師需要針對孩子在性格上的多樣性開展教學活動。此外也可以采用多媒體的方式進行教學,孩子對動畫、視頻等都是非常感興趣的,通過簡單易懂的視頻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進入狀態,進而提升其美術素養。
幼兒美術教師在美術課程的設計中應選擇多元化課程形式,通過激勵性、游戲性的方式激發幼兒的美術學習興趣。如,美術課程設計要充分體現激勵性,即教師在美術教育教學活動中要以鼓勵為主,多留意幼兒的學習特點,重視培養幼兒的興趣。當幼兒獲得教師正面的評價時就能發自內心參與美術學習與創作。而對于美術課程設計的游戲性、趣味性,會讓幼兒產生美術活動趣味無窮之感,從而使美術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三)教學內容適應幼兒需求
幼兒學習內驅力源自他們在教育內容的吸引下產生自我表現的強烈愿望,所以教師應選擇能吸引幼兒的美術教育內容,并實施藝術加工,綜合考慮內容能否適應幼兒的特點,能否激發幼兒創造力,從而使幼兒愉快地參與美術教育活動,達到教育目標。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強調美術活動的循序漸進,先安排容易的內容,再安排難度大的內容,先畫簡單的圖形,再畫復雜的圖形,且盡可能多選用多媒體教具,適應幼兒抽象思維發展特點。
(四)通過科學的方式提高幼兒想象力與創造力
幼兒的想象力異常豐富,喜歡夸大、美化自己喜歡的東西,所以,教師在美術教育中要給予幼兒充分的精神、想象與表現自由,讓他們從自我想象與創造中體驗到樂趣。特別是在繪畫、泥工等美術教育活動中,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與技能,還要啟發幼兒想象,鼓勵他們舉一反三,進行大膽的創造,以提高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三、結論
隨著當前人們對幼兒教育越來越重視,對孩子的美術教學以及孩子在相關方面能力的培養也越來越重要。要能夠針對性教學,將孩子的認知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等作為美術教學的基礎目標,幼兒教師需要通過不斷地探索來尋求符合實際教學的模式,進而更好地提升幼兒綜合素質,激發孩子的創造能力。
總之,美術教育在幼兒的整個生長發育階段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它不但能陶冶幼兒素養,還能培養幼兒對美的向往與追求。希望每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都能用發現美、捕捉美的眼睛與心靈去指導幼兒接受良好的美術教育,使幼兒美術教育變得更有效、更高效,從而促進幼兒發展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單媛媛.幼兒美術教育現狀分析及指導策略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