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光秀
摘要:許多小學生在學習中不會合理的安排時間,讓人覺得他們學得很辛苦,但學習效果也不佳。在學習統籌知識后,我認為很有必要教會學生在實際學習生活中積極去運用它,以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統籌;好習慣;合理安排
我經常聽見家長說自己孩子每天回家完成作業都要寫很久,可是學校老師布置的作業卻并不多。為什么呢?因為許多孩子不會合理的安排時間,總是東一下,西一下,在許多無謂的事情上耽誤了時間,所以,讓家長覺得他們學得很辛苦。但事實上,他們學習效果并沒有因為時間用得多而變好。我認為這樣的狀態不僅影響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還會讓他們從小養成做事沒有緊迫感,總是拖拖拉拉的壞毛病。這個壞習慣不僅僅對他們的學習不利,還會嚴重影響他們的將來的生活。
現在的數學教材,不僅僅重視數學理論知識,還非常重視學生的學以致用——用抽象的理論知識指導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下面就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廣角的知識,談談自己是如何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實踐相結合的。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廣角主要講了統籌知識,就是我們怎樣在同樣的時間里安排好各項工作,實現時間的最少化,以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教材中,以泡茶為例,小明燒水要8分鐘,洗水壺1分鐘,洗水杯2分鐘,接水1分鐘,找茶葉1分鐘,沏茶1分鐘。泡茶如果單純地把這些時間相加的話,小明泡茶一共需要14分鐘,可是,如果我們合理地安排好時間的話,那就可以節省許多的時間。要合理安排,我們就要先弄清順序,明白哪些是要先做的,哪些是可以同時做的。我讓學生思考并排序,一會兒學生找了出來:洗水壺——接水——燒水——沏茶,剩下的洗水杯、找茶葉則可以在燒水的時候進行,因為它們不僅時間短,而且不影響燒水的過程。那這樣理清了順序,學生很快明白了,實際上我們泡茶的這個過程,完全可以縮短為11分鐘,這樣一調整,就為我們節約了3分鐘。課后也為我們安排了一些生活實踐來練習,以便加強學生的這種意識。但是許多孩子并沒有重視它,只把這些當作一種方法而已。但我覺得完全有必要用這種方法來指導他們的學習,以便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我就在教學中加強這方面的指導。
一、讓學生意識到運用統籌方法的重要性
我們山區小學的孩子為什么總是不能痛痛快快地玩,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沒有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做作業拖拉造成的。說實話,在鄉村學校,學生學業的壓力絕對不像城里學生那么大,老師通常布置的作業也沒有那么多,而且他們不用上什么補習班,做其他額外的作業。要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管理好自己時間的習慣,首先我們就要讓他們意識到運用統籌方法管理時間的重要性。
在這個時候,我沒有用簡單的說教,而是請他們算一算一分有多少秒?一個小時有多少秒?一天有多少秒?學生很快就回答出來了:一分有60秒,一個小時有3600秒,一天有86400秒。我把這些數字寫道黑板上,學生們看到最后的86400秒的時候有些吃驚。有的學生說:“要是這些全都是錢就好了。”我說:“只要你們能管理好時間,那這些都是錢了。比爾·蓋茨、馬云的時間不都是金錢嗎?”我聽到有學生小聲說:“這些都是大人物呀,當然了。”我明白這不僅僅是個別學生這樣想,還有很大一部分人都這樣想。他們認為時間只對那些大人物有用,對我們這些平凡人就無所謂。我馬上糾正他們的這種錯誤想法,給他們舉出許多利用好點滴時間而最后有所成就的平凡人。比如,利用工作之余學習外語的四川理工大學的保安,抽出點滴時間來閱讀與寫作的范雨素等等。我還給他們分享了愛因斯坦的名言:“人的差異在于業余時間。業余時間生產著人才,也生產著懶漢、酒鬼、牌迷、賭徒,由此不僅使工作業績有別,也區分出高低優劣的人生境界。”聽了這些,學生都陷入了沉思,開始相信點滴時間對自己的重要性,也明白了用統籌方法規劃自己的學習時間,對自己有多重要了。
二、教會學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小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本來就比較弱,他們頭腦里雖然意識到了時間規劃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己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但往往控制不住自己。就比如說做數學家庭作業,他們可能剛做完口算題,馬上想到我要去喝一口水,喝完水突然看到旁邊有一本漫畫書,就拿起來看一會兒。這一看就是二十分鐘。就這樣,他們的時間就不知不覺的流逝了。一次本來半小時就可以完成作業就耽擱到了一個小時或者更久。因此,學生有了意識,我們還必須在實際中,給予他們指導,讓他們多練習,使其真正形成一種穩定的習慣。
我先從他們做家庭作業開始,因為在學校有課堂的時間限制,有老師的催促,他們還有一點緊迫感,會抓緊時間做,按時交。可是,在家里,許多孩子是留守兒童,多是和外公外婆或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他們又不能管孩子的學習,催促也不管用,孩子做作業就比較懶散。每天請他們先想好自己做哪項作業困難一點,就最先做,每次大概需要多少時間都寫出來。那自己就在事先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在完成作業期間,一定要有連續性,不能中途又跑去做別的事。如果能在自己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那么下次盡可能再快一點,當然是保證質量的情況下。慢慢地,學生在這樣的規劃下,作業比以前做起來輕松了,學習也更有勁頭了。
我看他們學會了簡單的操作,那就慢慢對他們提高要求,希望他們在生活中做其他事情,也能先分清哪些是重要事,哪些是緊急事,就先做這部分,然后有計劃地去做其他事。現在,學生們不僅數學學習更高效了,其他科目的學習也一樣提高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