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惠敏 蔡桂金
摘要:在“國考”背景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作為培養幼兒園一線人才的專業,亟須根據教師資格考試標準,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專業教育教學改革。本文以B校為例,針對學前教育專業教育理論課在采用整合式教學法的過程中存在的各學科教育理論內容整合形式化、自身理論與實踐整合斷層化、教育技能與藝術技能整合割裂化等問題,提出了一些教學改革措施,如針對考試標準重新建構教育理論課程,加強各學科內容的深入整合;針對面試標準,適當調整教育理論課課時結構,增加實踐課比例;加強藝術技能與教育技能的有效整合等,以期對同類院校有所借鑒。
關鍵詞:國考 學前教育專業 教育理論課 整合
2013年,為加強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完善教師資格制度,嚴把教師入口關,促進教師專業化,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標準,并于2015年在全國全面實行國家教師資格考試制度(簡稱《國考》)。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作為培養幼兒園一線人才的專業,亟須根據教師資格考試標準來制定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專業教育教學改革。
一、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制度
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主要考查申請教師資格人員從事教師職業所必需的職業道德、專業知識和能力??荚嚪譃楣P試和面試。筆試科目為《綜合素質》和《保教知識與能力》?!侗=讨R與能力》主要考查申請人員保教相關的知識、能力和素養,包括學前兒童發展、學前教育原理、生活指導、環境創設、游戲活動的指導、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教育評價七個方面的內容?!毒C合素質》主要考查申請人員的基礎文化素養、教育素養,包括職業理念、教育法律法規、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文化素養、基本能力五個方面的內容。面試主要考查申請人員應具備的職業素養、心理素質、基本技能和保教實踐能力,主要包括職業認知、心理素質、儀表儀態、交流溝通、思維品質、了解幼兒、技能技巧、評價與反思等十個要素的內容。面試采用結構化面試和展示相結合的方法,通過回答兩個規定的問題、試講和展示及答辯的方式來進行??忌ㄟ^筆試和面試,同時獲得普通話二級乙等及以上的水平認證,方可進入教師資格申報程序。
二、學前教育專業教育理論課整合式教學法存在的問題
通過以上對《國考》內容與要求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教育理論課的教學任務就是幫助學生通過筆試和面試。以B校為例,教師為把各科教育理論內容根據考試模塊進行有效整合而積極探索了有效的教學模式,以期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和效率。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
1.各學科教育理論內容整合形式化
以B校為例,學前教育專業開設的教育理論課程包括學前衛生學、學前心理學、學前教育學、幼兒游戲理論與指導、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實踐等。這些課程內容基本涵蓋了《保教知識與能力》考試中的全部內容,而且為了體現資格導向與職業導向結合、理論素養與職業素養結合的原則,教師運用學科內容“大整合”的思想,將各理論學科對應相應的考試模塊并對學科內容加以整合梳理。有些模塊如“環境創設”模塊涉及多個學科內容,則要求這些學科教師在教學中從不同的角度對該模塊內容進行講解,讓學生全面掌握。此外,在對《保教知識與能力》考試真題題型進行分析時發現,一些題目如材料分析題從材料出發,既考查學生對幼兒各方面發展特點的了解情況,又考查學生能否根據幼兒的某一特點采取相應的教育措施,也就是說題目既涉及學前兒童發展的知識點,又包含學前教育原理的內容,甚至還有其他模塊、其他學科的內容。學生在面對這樣的題目時往往因答題不全面而失分。教育理論各學科內容之間整合過于表面化、形式化,在授課時只顧及自身內容的邏輯體系,沒有深入拓展到其他相關學科。
2.教育理論各學科自身理論與實踐整合斷層化
以B校為例,筆者通過調查、訪談發現,目前教育理論課大多是純理論教學,很好結合實際,即便采用舉例的方法也難以讓學生對理論課的意義有充分理解。此外,學生自身缺乏幼兒園一線工作的感性經驗和實踐體驗,導致其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能力明顯不足,進而在考試時不會運用所學理論知識綜合分析、解決問題,在實際工作中也不能運用教育理論有效地指導教育實踐。例如,在學前衛生學中了解了幼兒園晨檢制度,但卻不會進行實際操作;了解了幼兒各種意外情況的處理辦法,卻在實際中無從下手。在學前心理學中掌握了幼兒各年齡階段的特點,但對在實際中所觀察到的幼兒行為、教育現象,卻不會用理論去解釋、分析和應對等。
3.教育技能與藝術技能整合割裂化
在《國考》面試中,試講和展示環節主要考察學生的活動設計與組織能力及專業技能水平。例如,面對“彈唱歌曲并模擬面對幼兒教唱歌曲(附歌曲詞譜)”這樣的問題時,在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實踐課程中,教師上課僅能讓學生模擬幼兒歌唱教學的過程,卻無法滿足學生彈唱技能訓練的需求。再如面對“講故事《小貓釣魚》:要求用標準的普通話模擬講故事;并請你告訴小朋友兩種認真做事的方法”一題時,在課程中能講授故事教學的設計思路與方法且能讓學生練習,但是故事講述的技能與技巧卻需要學生在練習中不斷訓練。教育技能與藝術技能不能有效整合將直接影響學生面試的通過率及以后的工作實踐。
三、學前教育專業教育理論課針對《國考》的教學改革措施
針對以上這些問題,以B校為例,教育理論課程組的教師通過集體教研,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針對“國考”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1.重新建構教育理論課程,加強各學科內容的深入整合
首先,在各學科對應各模塊的基礎上,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整合的思想。在講授本學科知識點的同時,要緊密聯系其他學科對知識點進行深入講解、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各學科對應考點設計與章節配套的習題,加大學生的練習力度,讓學生牢固掌握各學科的基本知識點。在此基礎上,各學科根據考試中所占分值比例共同設計多套《保教知識與能力》模擬試卷,以月考形式對學生進行測試,檢驗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最后,從教師開始,將課程放在“學前兒童發展”的視野下進行,并在各門課程中滲透教育活動設計思想。各科教師在教學中都可以以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任何一個保教環節,啟發學生設計活動,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這樣的講、練、做緊密結合,從而切實提高學生活動設計的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適當調整教育理論課程課時結構,增加實踐課比例
隨著多媒體設備、實訓室的完善,教育理論課教師在課堂中可以采用的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法與策略越來越多,如視頻教學、案例分析、課堂討論、模擬教學、任務驅動教學等。這要求所有教育理論課教師都要轉變觀念,在課堂教學中始終遵循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發揮學校與幼兒園合作育人的平臺優勢,收集大量教學實踐案例并滲透到各門課程的教學中,把課堂還給學生,多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來,讓學生多發言、多動手、多實踐、多操作,力求使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并通過情境教學,設計全真模擬面試,考查學生的教育理念、理論素養,同時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反應能力及語言組織與表達能力。
3.加強藝術技能與教育技能的有效整合
面試是對學生專業理論素質與專業技能素質的全面檢驗,僅僅依靠教育理論課程教學無法滿足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因此,也要求教授專業技能課的教師在教學中要融入各科技能教學法的內容,在強化學生專業技能基本功訓練的同時,為學生提供技能模擬教學的機會,并與教育理論課程中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模擬教學相互補充,從而在整體上提高學生的活動設計與組織能力。
實施以上各措施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專業教師的素質。以B校為例,為了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學校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來鼓勵專業教師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如對提高教學質量、發表科研論文、開展與教學密切相關的課題研究等給予一定的獎勵。同時,學校還鼓勵教師每學期外出參加不少于一次的相關專業培訓,提高業務能力;鼓勵并要求專任教師每年利用寒暑假到幼兒園一線崗位進行不少于一個月的任職鍛煉,提高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除此之外,校內還定期聘請一線的、行業內的學前教育專家來進行講座,對教師的業務進行指導等。只有提高專業教師的素質,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幼兒園一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