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文文
中圖分類號:TM9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11-000-01
摘 要 在新形勢下,傳統電力營銷模式難以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因此需要積極進行改革。針對目前電力市場的發展特點,應采取新的電力市場營銷模式,電網公司應為大用戶直接交易服務,為電力交易二級市場服務,為現貨電力交易市場服務。同時應采取新型電價體系,實行差異化電價營銷和菜單電價,從而進一步促進電力企業的運營,推動電力市場的更好發展。
關鍵詞 新形勢 電力市場 營銷模式 新型電價體系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市場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電力企業的發展也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電力企業要想在新形勢下取得更好的發展,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僅需要摒棄傳統的營銷模式,采取新型的營銷模式和電價體系,不斷提升自身綜合實力,成功吸引更多的用戶,已取得良好的發展?;诖?,在新形勢下,應實行新的電力市場營銷模式和新型電價體系,為我國電力事業的發展提供更大的助力。
一、新形勢下電力市場營銷模式
(一)為大用戶直接交易服務
用電量較大的用戶屬于大用戶直接交易,與電力企業簽訂合同,實現更為靈活的運行。在大用戶直接交易中,合理配置電力資源,采取市場模式,將競爭機制引入營銷模式中。通過培育大用戶直接交易市場,對電力市場改革具有促進作用。在大用戶與電力企業的直接交易中,供求雙方可直接互動,電力電量交易以需求為導向,在供求驅動下,實現需求平衡。電力企業應對大用戶交易服務平臺進行建立,對市場服務進行提供,確保信息對稱和充分的市場交易,保證良好的資源優化配置。對市場交易量的放大,充分利用電網,從各提高電網收益。
(二)為電力交易二級市場服務
對電力交易二級市場進行建立,提供帕累托改進和風險規避,完善電力市場制度中的不足。在電力交易二級市場建立后,一級市場中電力企業和用戶簽訂的合同,屬于電力企業的發電和用電權利。在二級交易中,可對發電權利、短期用電交易平臺提供。電力企業對二級市場營銷平臺的建立,提供良好的市場交易信息服務。利用對稱性、及時性的信息服務,激發二級市場交易。具體包括棄水情況、燃料價格變動情況、電力需求變化情況等。充分發現交易潛力,實現理性報價,提高剩余及消費者剩余,充分發揮電網價值。
(三)為現貨電力交易市場服務
在電力市場環境下,現貨電力交易市場是重要的核心內容,對相應的電力市場交易體系加以建立,以放大電力交易量,提高輸電配電資產利用率和需求率?;诖笥脩糁苯咏灰?、二級市場分散交易,在現貨電力交易中,具有常態化、系統化的特點。電力企業基于統一的交易規則,在規范的時間框架內展開競爭。現貨市場中主要目標是社會福利最大化,同時優化配置電力資源。針對現貨市場,電力企業電力服務營銷平臺,為現貨市場運行提供高效有序的信息服務。例如市場合同交換后,電力市場的供求側相應潛力、成本、電網阻塞情況等。
二、新形勢下新型電價體系
(一)實行差異化電價營銷
差異化電價指的是隨著電力企業市場環境被不斷細分,至少存在2個以上子市場,作為市場目標。電力企業與不同市場情況相結合,對于不同用戶,采取不同的產品服務和營銷戰略。分析不同子市場環境,電力企業設計不同的產品價格和產品形式,或提供不同的促銷戰略。電力企業要不斷為用戶提供資源服務,以確保達到理想的電力市場營銷結果。電力企業應當參考用戶電費回收率和實際用電量,細分售電市場,再利用大數據分析實現科學分類,確定優質客戶,主動提供相對應的優質服務。
(二)制定和實施菜單電價
在新形勢下,電力企業應科學合理的制定電價,提升電力企業交易額,增加用戶數量,以提升電力市場的經濟效益。通過制定和實施菜單電價,構建新型電價體系,囊括普通電價、極端峰時電價、實時電價、固定電價等電價類型。菜單電價的新型電價體系能夠更好的適應電力市場環境需求,為用戶提供更多選擇。在實際實施當中,可不斷優化菜單電價,確保相對統一的菜單電價迭代過程。電力企業為用戶提供菜單電價,能夠針對不同用戶選擇的電價模式,統一整理相關用電數據??茖W計算用戶用電量和價格的差值,從而科學調整可變電價合同,確保電力企業更大的營銷利益。
三、結語
電力能源是當前社會中最為重要的能源之一,在隨著電力體制的不斷改革,傳統電力營銷模式難以適應市場環境?;诖耍瑧谛滦蝿菹聦﹄娏I銷進行優化,實行新的電力市場營銷模式和新型電價體系。基于服務方式優化配置資源,結合電力市場環境,改革創新電價機制,實行菜單電價模式,利用服務手段科學促進市場交易,使電網經濟效益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 馮夢娉,李王敏,王陳晨.新形勢下電力市場營銷模式與新型電價分析[J].科研,2016(12):130.
[2] 白楊,李昂,夏清.新形勢下電力市場營銷模式與新型電價體系[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16,44(5):10-16.
[3] 王琤琪.新形勢下電力市場營銷模式與新型電價體系的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6(3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