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波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7)11-000-02
摘 要 本文以肇慶供電局為例,以“和諧星光 肇亮幸福”為核心理念,從肇電的企業文化建設總路線出發,探討精神文明建設,并結合具體實踐活動進行論證,以此來發揚肇電精神,傳承肇電文化。
關鍵詞 企業文化 肇電 精神文明建設 文化傳承
百年肇電,五十芳華,在嶺南名城文化熏陶和洗禮下,幾代電力人傳承創新兼備,經過多年艱苦開拓和勤懇創業,全力踐行南網“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用智慧和雙手積攢沉淀了厚重的企業文化底蘊。尤其是近年來,局黨委以南網總綱為統領,積極實施文化發展戰略,致力于培育特色突出、品牌鮮明、氛圍濃厚的文化土壤,形成了極具特色的“和諧星光肇亮幸福”的企業文化品牌,全面提升了企業管理水平,推動了企業的和諧發展。
一、肇電文化建設總路線
肇慶供電局長期保持著四種獨特的文化:“星火·安全文化”、“星亮·服務文化”、“星彩·廉潔文化”、“星明·法治文化”,以此來構建“和諧”的企業文化基礎與氛圍。
(一)星火·安全文化
圍繞“一切事故都可以預防”的安全理念,將正面精神激勵與經濟獎懲相結合,形成了以“安全之星”評選活動為品牌的“星火·安全文化”,以“星火燎原”之意,推動人人爭當“安全之星”,“安全生產光榮”蔚然成風,為局連續安全穩定運行突破2000天發揮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二)星亮·服務文化
堅持“以客戶為尊和諧共贏”的服務理念,推出“易享服務滿意每度”服務品牌,各縣區局“亮心服務”、“鼎力服務”、“電保姆服務”、“心享服務”、“馬上辦服務”、“竹服務”、“五小服務”、“易電通便民服務”、“金絲燕守家護光明服務”百花齊放,用電服務更加精細,客戶服務上新水平。
(三)星彩·廉潔文化
以“誠信做人、規矩做事”行為理念引導廣大員工,堅持“四個構建、四色融合、四為并進”的廉潔文化建設思路。營造了企業激濁揚清的良好氛圍,確保了員工隊伍的穩定。
(四)星明·法治文化
堅持“知法于心,守法于行”的法治理念,傾力打造“法律診所”法治文化建設精品品牌,“法診專列”、“1500法律小常識”、“法律沙龍”等普法宣傳活動以新穎、直接的形式為員工解釋法律疑難問題,使法治文化建設深入人心。
二、企業文化與精神文明融合的重要性
(一)提升工作感染力
電力企業發展進程中,需要重視創建精神文明的環境與氛圍,以此為基礎充分完善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為相關建設工作做好準備,企業文化對員工具有良好的激勵、引導、凝聚人心的作用,結合兩者特色可以保證企業精神文明建設成效,兩者進行融合相互促進建設,企業文化作為企業自身的文化氛圍,被大多數員工接受并堅持下來,在一定的層次上可以提升員工自身的責任感、自控力、約束力,加強企業精神文明建設與企業文化融合可以充分提升員工工作感染力。
(二)鞏固“以人為本”理念
精神文明建設需要企業文化的熏陶與塑造,電力企業日常管理工作過程中主要借助精神、物質兩種方式鼓勵員工,提高員工在日常工作中的積極性,企業文化構建期間,要以“以人為本”的理念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確保員工在企業中獲得足夠的尊重,促進企業精神文明建設及企業自身的發展。
(三)豐富企業文化內涵
過去大多數電力企業愛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重視程度較低,但是隨著電力企業體制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引入了現代化的先進管理理念,充分提升企業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水準,通過良好的精神文明建設給企業發展提供保障,反映精神文明建設的實際效果。
三、肇電企業文化建設具體實踐
(一)“一一二”項目,實現文化傳承
“一一二”即一條長廊、一個展覽區和兩套叢書。其中“一條長廊”即企業文化長廊。作為廣東電網公司第一個實體文化展示平臺,詮釋了肇電人“進”、“勇”、“承”、“和”、“創”、“達”的六字精神,展示了企業悠久的歷史和濃厚的文化底蘊。“一個展覽區”即辦公大樓大堂一側的圖片展示區,通過圖文展示,加強文化宣傳,營造文化氛圍。“兩套叢書”《生根》和《肇電光華世紀叢書》,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肇慶電力工業從無到有、從有到興的改革歷程和巨大變化,反映肇慶電力員工在企業改革發展的鮮活思想、辛勤付出和親身經歷。
(二)“三報一網一視”,展現文化發展
“三報一網一視”即《肇慶供電信息》、《肇慶供電局黨建與企業文化建設簡報》、《肇慶電力手機報》、肇慶供電EIP和樓宇電視。通過搭建立體化的宣傳平臺,大力宣傳企業文化理念內容和員工身體力行踐行文化的先進事跡,讓企業文化理念以更加生動和形象的形式活躍在員工的日常工作當中,讓員工在視覺和行為系統上產生共鳴。
(三)提升員工職業素養,多方式豐富員工業余文化生活
企業物質文明建設工作過程中需要文化生活作為依托,同時這也是影響員工職業素養的重要條件,肇電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員工的職業素養和文化水平,提高對員工的教育培訓工作、內容的重視程度。如:通過舉辦各類培訓班、成立技能專家工作室、建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培養和提升員工文化素養和業務素質。首開赴兄弟局、赴政府部門、跨省掛職“雙向交流、上下聯動”的先河,先后派出干部員工300多人次參與掛職鍛煉。制定青年員工五年成長成才規劃,傳承師徒文化,促成600多對師徒結對,傳承業務技術和南網文化。在基層單位推廣“1+1>2”技能分享平臺,促進員工共同學習成長。
此外,除了針對員工的職業技能進行必要性和拓展性培訓,為企業發展提供基本保證,培訓期間,同時還重視提升員工道德建設水平,加大員工在職業道德教育上的工作力度,樹立良好的職業教育理念,如:從2012年起,在全市率先啟動道德講堂建設,不斷創新形式和內容,歷時五年,提煉形成體系化、規范化的“肇慶供電模式”道德講堂,并將講堂開進企業、開進學校、開進社區、開進扶貧村,進一步擴大道德講堂的影響力。至今已開展講堂50多期,8000多名員工廣受教育,實現了道德文化的廣泛傳播。
(四)以文化建設促服務建設
以文化建設促進履責,將文化向心力轉化為企業的服務能力。建立起全方位客戶服務體系,服務能力不斷提升。通過做細做優服務,積極促進、深挖潛客服用電市場,截止當前供電量92億,同比增長6.12%。全面推出“電管家”套餐服務,首創遠程售電裝置功能,引導推行“先交費、后用電”的預付費模式;打造“易電通”服務品牌,推出首個村級便民服務站,讓村民足不出村、坐享服務。
四、結語
奉獻光明,凝聚真情,肇亮幸福。在電力企業的文化建設方面,肇電將文化建設與員工的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以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萬家燈火,南網情深”的內涵,主動承擔三大責任,全力做好電力供應,打造出“和諧星光,肇亮幸福”的肇慶文化品牌。在大力發展文化建設的同時全力提高電力服務能力,真正實現南網文化理念的落地,服務客戶,關愛員工,回報社會,為地方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張錦杰.國家電網“五統一”企業文化與精神文明建設的融合研究[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24):79.
[2] 陳海堂,莫曉姣,梅山嘯.廣西桂林供電局:多點創先出成效[J].廣西電業,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