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少數民族干部作為我國干部隊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黨和政府做好民族工作的中堅力量。大力培養與選拔少數民族干部,對于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民族團結無疑有其重要的戰略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少數民族干部 選拔 培養
毛澤東同志曾經指出:“要想徹底解決民族問題,完全孤立民族反動派,沒有大批少數民族出身的共產主義干部是不可能的。在我國現有的民族政策中,培養和選拔少數民族干部是其中一項最為重要的內容。
一、培養與選拔少數民族干部的重要意義
(一)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需要
民族始終是歷史的產物,社會主義階段只能是少數民族的發展與繁榮時期,而決不是衰落和消亡階段。在新的歷史前提下,我國依照國情的需要獨創出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要想貫徹并實施好這一制度,培養和選拔出一大批德才兼備的少數民族干部是必不可少的。相對于其他干部而言,少數民族干部更加了解本民族的歷史及風土人情,同時對于振興與發展本民族又有著更加強烈的愿望。歷史與實踐證明,在解決民族問題上,少數民族干部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是處理民族問題和穩定政治局面的需要
當前的國際形勢紛繁復雜,個別敵對分子和敵對勢力總是企圖利用我國民族矛盾插手我國事務。民族問題是我國內部事務,屬于人民內部矛盾問題,絕不允許境外干涉,更不容外國勢力干擾,這是原則問題。民族問題處理的好不好,最終影響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途和命運。要想處理好民族問題,就難免需要一支得力的少數民族干部隊伍,帶領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民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團結一心,步調一致,共同經受各種政治風浪的考驗。
(三)是促進與振興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
我國共56個民族,其中55個少數民族的人口僅僅占全國總人口的8%,且絕大部分集中在西部較為偏遠的區域。改革開放至今,國家在最大程度上對少數民族地區進行了投資,使少數民族地區逐步實現了從相對貧困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少數民族干部及群眾一直迫切希望改變現實狀況,并努力地將同其他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差距盡可能的縮小。另外,少數民族地區有很多可待進一步開發與利用的資源,都可以好好利用使之成為帶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的要素,從而更好地促進與振興民族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
二、當前我國少數民族干部培養和選拔的現狀
(一)少數民族干部總體數量嚴重不足
有了黨中央正確的民族干部政策的帶動與指引,結合國家與社會的發展需要,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盡可能的照顧少數民族人員的前提下,從當地民族中培養和選拔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自2006年至今,國家堅持實行“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干計劃”,意在為國家培養少數民族高學歷的專業人才。2009年至今,在落實公務員招考中,對少數民族考生也實行了諸多優惠政策。此外,國家每年還采取各種方式來加強對少數民族干部的培養,使得少數民族干部隊伍日益壯大。但當前來看,少數民族干部總體數量仍嚴重不足。
(二)少數民族干部隊伍整體文化素質偏低
目前,全國少數民族干部隊伍中的高學歷比例遠遠低于非少數民族地區的少數民族干部,很多少數民族干部的自身文化素質過低,根本無法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束縛了少數民族干部對國家的方針政策的運用。新時期廣大少數民族干部隊伍中存在的是“本領與能力恐慌”。現實中還有一些執政為民意識不強的少數民族干部,這些很容易動搖廣大少數民族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心和社會主義的信念,危害著整個少數民族干部的隊伍。
(三)少數民族干部隊伍結構不合理
當前不合理的少數民族干部隊伍結構,已經成為制約少數民族干部隊伍建設的重要因素。主要體現在:第一,黨政干部多,但復合型的少數民族干部緊缺,在少數民族干部中專業技術型人員占的比例過低。第二,行業分布不合理,少數民族干部主要集中在文化、教育、醫療工作等部門,一些如發展改革、財政等事關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部門系統中的少數民族干部則很少。第三,性別結構不合理。少數民族干部隊伍中,男性干部多明顯多于女性干部,年長干部明顯多余年輕干部。
三、今后培養及選拔少數民族干部的思考
(一)引導少數民族干部樹立主體意識
引導少數民族干部樹立主體意識,提高自身素質,有效領導和模范帶動所有的少數民族群眾為本民族的發展和國家的建設貢獻力量。同時通過多種形式努力加強對少數民族干部的歷史傳統教育,重溫中國革命史和建設史,意在使他們了解今天的民族獨立和國家安定局面來之不易,應當倍加珍惜。在紛繁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中,把握好共產黨執政的規律、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更加自覺自愿地為民族團結、祖國富強和人民幸福奉獻自己的一切。
(二)發展民族教育來提高少數民族干部整體素質
加強與完善少數民族干部隊伍的素質建設,是處理好少數民族地區事務的重中之重。要想解決少數民族干部隊伍整體素質偏低這一大難題,最根本、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大力發展民族教育,增強少數民族干部為人民服務的自我意識。同時為了提高少數民族干部的專業化水平,要有針對性的強化他們的崗位業務方面的知識,并及時開展文化知識的更新培訓教育。還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使繼續學習、終身學習觀念深入少數民族干部的內心,使他們的素質能夠適應新時期發展的新需要。
(三)拓寬選人視野,完善少數民族干部培養和選拔政策
繼續拓寬選拔和培養少數民族干部的視野。在堅持德才兼備原則的前提下,同等條件下要盡可能的優先選拔和任用少數民族干部。只要是政策規定的須由少數民族干部擔任領導職務的職位,毫無例外按照要求配備少數民族干部。對于政策沒有明確規定的,只要少數民族干部符合要求的就優先錄用。必要的時候完全可以破格提拔并使用那些相對優秀的少數民族干部。要充分考慮到少數民族干部隊伍的現實情況,不斷完善干部培養和選拔的政策措施。
參考文獻:
[1]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
[2]王永才,田艷.法治視域下民族干部選拔與培養的思考[J].貴州民族研究,2014,(03).
(作者簡介:趙金洋,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思想政治教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