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敬濤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更新與進步,中國的教育在全國教育中也占有主要地位,然而,大部分老師還是運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來教學,特別是在小學教界中,大都是讓老師來當充當主題,而學生們大都是選擇聽老師講,接受老師的觀念和思想,而導致學生不能夠獨立的思考問題,長此以往,學生對課本知識很熟悉,但是離開了課本就不會了,學生更不能學以致用,不懂得知識遷移。因此,本文主要講遷移理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來提高教學效率,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遷移理論 必要 興趣
在小學教育中,語文課程還是有一定的地位,它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閱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那運用遷移理論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也是相當有必要的。所以小學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學習遷移知識,運用好遷移理論,給學生講講什么是遷移理論,幫助學生們自主思考,舉一反三,適應時代的需求,努力培養高素質人才。
一、把生活中的知識遷移到語文知識中
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是很有用也很有必要,語文知識關系著生活知識,現實中很多場景都可以在語文情景中出現,學生就要學會在生活中運用語文,在學習語文時聯系生活,這樣可以實現語文知識和生活知識相互遷移,相互轉換,實現高效率的學習能力。并且這樣也可以加強學生運用遷移理論的能力,減小了學生對于語文理解的難度。不過,還是有一些老師的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這樣不但擊退了學生主動學習語文的積極主動性,也增加了老師的負擔。所以,如果老師可以指導同學們靈活的運用遷移知識,把生活中的知識聯想到語文中來,這樣不但教學簡單,而且還生動有趣,更讓同學們易于接受知識,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也能記憶深刻。當然通過語文知識的魅力帶到生活中去,可以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培養同學們的想象力,。比如在學生在學習長春版四年級下冊的《九月九憶山東兄弟》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這樣說:“同學們,你們爸爸媽媽有在外地打工的嗎,差不多多久回來一次呢?那你們想念他們嗎?你們會以何種方式來表達你們的思念之情呢?”(然后組織同學們交流,可以提出大電話或者寫信。)然后。教師說:大家都是好孩子,是個聰明努力的孩子,那大家可以靈活的使用這首詩里面的一句詩來跟你的爸爸媽媽表達你對他們的思念之情呢?。(學生可能會跟爸爸媽媽說:爸爸媽媽,你們出去了很久了,我甚是想念你們,今天又是重陽佳節,思念之情更加濃烈,真的是“每逢佳節倍思親”啊!)在這個教學中,老師就是通過同學們對自己親人的思念之情身臨其境的去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不但激起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還使學習與生活聯系在一起,提高同學們的積極性,同時課文的難度也降低了。
二、學會語文各成分之間的遷移
從小學習語文知識是很重要的,語文知識可以提高我們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溝通能力……其實它們是一個整體,是有不同但又相互聯系。不過有些同學閱讀能力強但寫作能力不一定強,寫作能力強但閱讀能力不一定厲害,就是因為學生不懂得語文知識之間的相互遷移。學生閱讀可以為寫作積累素材,寫作又是閱讀的真實檢驗。所以在語文教學任務中,教師們就應該清楚的了解語文知識之間的關系,并且使用一些方法使同學們學會語文知識之間的轉換和遷移,能夠舉一反三,從而來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列如老師在培養學生們的閱讀能力的同時也布置寫作方面的作業,仿造作者好詞好句來造句,從而來幫助學生們實現知識遷移。小學的課文大都是簡單的記敘文,可以被拿來當作范文,不僅可以學到一些情感的表達方式,也可以為寫作奠定基石。
三、懂得把舊知識遷移到新知識中
通過一些學過的知識來學習一些新的知識,簡而言之,就是把舊知識遷移到新的知識中,學會更多的知識,全面發展,從而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因此,為了幫助學生來實現學習的遷移,教師們就要多留心學生們在學習新知識時與學生已經學過的知識之間有什么聯系。比如在長春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的《春夏秋冬》一課中,有“梅,杏,肥,遠,停,霜”幾個生字,老師可以給出已經學過的簡單結構的字,那這些生字可以是“木每梅,木口杏,月巴肥,走元遠,人亭停,雨相霜。”這種教學方式就很有趣和有效,所以幫助學生們學習漢字時,老師就從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入手,并把這些共同點遷移到需要學習的知識上,這不但學會了新知識,并且還會一直銘記。把舊知識遷移到新知識中,不僅只是在學習漢字的時候,閱讀的時候也可以運用,比如閱讀一些新的作品時,也可以把已經學習的閱讀技巧遷移到與格式文體差不太多的文體上,這樣可以大大的降低閱讀的難度和理解。當然,老師可以在課堂之后,布置一些與上課時講的內容相似的作業,從而鍛煉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幫助學生把已經學會的方法遷移到新的知識中,訓練學生的遷移能力。
四、結語
因此,做為教師的我們應該鍛煉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幫助學生把已經學會的方法遷移到新的知識中,訓練學生的遷移能力。這不僅是一項重大的變革,也是未來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只要做到勇于創新,不拘束于傳統思維,學生也會輕松快樂地汲取知識,成為國家今后必不可少的棟梁!
參考文獻:
[1]孫民.淺談遷移理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內蒙古教育,2015,(36).
[2]韓桂英.語言游戲理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以《荷塘舊事》為例[J].教書育人,2015,(20).
[3]周燕萍.生活,語文教學的土壤——淺析陶行知“六大解放”理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家教世界,2014,(04).
[4]謝幼如.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小學語文“四結合”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電化教育,1997,(10).
(作者單位:吉林省舒蘭市亮甲山鄉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