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歷史課堂所存在的局限性已經無法滿足中學教育發展的實際需求,將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應用于歷史課堂教學當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基于此種情況,首先對“翻轉課堂”的定義和結構進行了分析,最后從課前自主式學習、課堂互動式教學、課后總結性復習三個方面論述了具體的操作。
關鍵詞:微課 翻轉課堂 中學歷史 教學模式
傳統歷史教學由于教學目標的不準確性導致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學生積極性和創造性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诖朔N情況,在本文當中筆者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中學歷史中的應用進行了具體的分析。
一、“翻轉課堂”的定義
熱度持續走高的“翻轉課堂”起源于美國,隨著國際化進程的加快,翻轉課堂也越來越多地在我國課堂教學中得到應用,逐漸被學生、教師甚至家長接受?!胺D課堂”不同于傳統課堂先教后練的模式,老師在課堂中教授知識、解決疑問、布置作業,學生在課堂外進行課外練習;而是學生先通過教學課件課堂外自主學習,然后歸納整理、提出問題,在教師授課過程中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疑問,針對性學習和思考。翻轉課堂,教師不再是傳統課堂模式下教學的主體,學生才是課堂“主人翁”。教師主要起輔導作用,解決學生課外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這種模式下,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都會很大程度地得到提高,維持學生高昂的學習興趣?!胺D課堂”解決了傳統課堂存在多年的歷史問題,為未來學生教育模式打開了新思路,必定會成為課堂教學模式中的“新寵”。
二、“翻轉課堂”的結構組成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結構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信息技術,另一部分為活動學習?!胺D課堂”模式順利運行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而活動學習就是翻轉課堂的表現形式。教師課堂教學過程中,以信息技術為媒介創建課件和教學視頻,并與學生進行積極的學習交流,讓學生積極地融入到課堂當中;活動學習的部分是歷史課的核心,應用適當教學活動可以消除學生長時間學習產生的厭倦情緒,讓學生在45分鐘的歷史課堂中可以保持學習興趣。信息技術和活動學習的雙重應用為學生打造了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課堂內外都能夠積極地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翻轉課堂模式教學很大程度上實現了教育資源貢獻,讓教育取得均衡可持續發展進步。
三、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歷史教學中的具體操作
翻轉課堂在大多數國外學校取得了長足發展,而中國由于特殊的教學局限性,使得翻轉課堂的應用還處于摸索階段。中國地區大部分學校還在采用落后的傳統模式教學,只有少部分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才真正將翻轉課堂應用于課堂教學當中。而在翻轉課堂應用中,又以語文、英語、數學為主,作為歷史學科的教學是少之又少。筆者結合中國的教學現狀,總結了翻轉課堂在歷史教學中的幾方面具體操作。
(一)課前自主式學習
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預習是翻轉課堂模式實行的前提,學生能否認真學習、積極思考決定了教學質量的高低。教師課堂開始之前,將本堂歷史課的知識點進行歸納整理,總結出重點、難點和考點,結合學生的實際理解水平和學習時間長短來制定一份具體的教學方案。學生自控能力較差,課余時間可能會將課前預習拋之腦后,需要家長實行必要的監督任務,督促學生看歷史微課視頻,將其中歷史人物、人物關系、年代背景熟練掌握。教師也可以通過電話家訪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監督,答疑解惑,讓每一個同學都能積極完成歷史課前的預習工作。
(二)課堂互動式教學
課堂教學作為翻轉課堂模式的核心,必須抓住互動這個必須因素。多維、深層次的交流溝通使歷史課堂教學的質量得到升華。中學歷史教師教學過程要摒棄以往“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落后方式,擺正自己的課堂定位,將學生放到課堂教學的最高點。教師指導學生將課前預習歸納整理的疑難點分享到課堂當中,讓學生自主討論解決一部分難點,然后將學生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采取提示性方法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三)課后總結性復習
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時間非常有限,學生很難在課堂上將本堂課所講知識點熟練掌握,必要的課后總結性復習是學生鞏固知識的必要手段。課后復習,教師要讓學生有選擇性地復習知識,簡單的歷史知識點,可以一眼帶過;復雜的、典型的歷史知識點,讓學生重點突破,看懂學會的基礎上舉一反三。
四、結語
在本文當中筆者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和調查研究,對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中學歷史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與研究,希望能對中學歷史課堂改革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王長江,胡衛平,李衛東.“翻轉的”課堂:技術促進的教學[J].電化教育研究,2013,(08).
[2]何朝陽,歐玉芳,曹祁.美國大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2).
[3]黎加厚.微課程教學法與翻轉課堂的中國本土化行動[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14).
[4]楊曉宏,黨建寧.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本土化策略研究——基于中美教育文化差異比較的視角[J]. 中國電化教育,2014,(11).
(作者簡介:陶荔,鄒平縣魏橋中學,歷史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