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聰
摘要: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是英語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學習英語的期望成就,它包括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所占比重最大,是培養英語核心素養的主陣地。目前的閱讀教學還存在一些的問題,如過多重視語言知識的講解;缺乏深層次閱讀;不重視課外閱讀等這些都不利于學生培養核心素養。筆者根據自身的教學實踐和反思,提出了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的一些策略。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核心素養;策略
一、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核新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英語社會發展需求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由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組成?!逼渲姓Z言能力是學科基礎,文化品格是價值取向,思維品質是心智特征,學習能力是發展條件。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出為我們制定教學目標和策略提供了藍圖,指明了方向。
語言能力指通過學習語言知識,如語音、詞匯、語法、語篇和語用,通過聽、說、讀、寫等方式來實現理解和表達意義、意圖和情感態度的能力。英語語言能力是學科素養的基礎。文化品格是對中外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優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所表現出的人文情懷,人格修養和行為取向。學生通過英語學習,了解文化知識,理解文化內涵和差異,形成以人為本的人文情懷、健全的人格以及社會責任感。思維品質包括批判思維、創新思維和科學思維三個方面。學生在英語學科的學習中要能夠質疑,不盲從他人,用獨特的視角思考問題,不斷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方法并做出理性判斷。學習能力是學生積極主動地調試學習策略,拓寬英語學習渠道、努力提高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學習能力的培養有助于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實現自我管理、培養良好習慣,為終身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二、目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通過平時校內外的聽課,發現目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還存在不少問題。
(一)過多重視語言知識的講解,忽視語篇教學
目前仍有不少的教師對課本篇章的處理以講解詞匯、分析句子結構和翻譯文本為主,忽視文章背景信息和知識的講解以及對語篇的分析。學生對于課文的掌握也僅限于詞匯、句型和語法層面,導致文章講完后學生對于文章的主旨大意、邏輯結構、閱讀策略、對于猜測生詞的技巧一無所知,更不用談綜合運用英語語言能力的提高,以及文化品格和思維品質的培養了。
(二)只關注篇章表層信息,缺乏深層閱讀
在目前英語閱讀教學中,很多任務和活動的設置都是對于文章表層信息的檢測,而且形式比較單一,如true or false, questions 和 blank-filling等。雖然很多教師比以往更注重篇章整體的處理,但是仍然缺乏對文章深層次的挖掘,比如對于篇章的邏輯結構,作者的意圖和態度以及文章的體裁特點等缺乏深層次理解,這些都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品質。
(三)只重視課內閱讀,缺少課外拓展閱讀
很多教師平時在閱讀教學中只重視課本閱讀材料的講解,其次就是讓學生做大量的閱讀理解習題,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缺少課外的泛讀和精讀,這樣會導致學生的閱讀面較窄,從而造成文化意識薄弱,英語思維和學習能力得不到發展。
三、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核心素養的策略
(一)重視語篇,進行多層次有效閱讀
英語閱讀教學中,語篇是具有完整意義和情節的有機整體,通過語篇分析,學生不僅能從宏觀上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信息結構、銜接手段,而且能在語境中理解具體詞匯的意義和細節內容,打破了傳統閱讀教學語法和句本位的模式,讓學生獲取更完整的信息,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從而達到了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另外在閱讀教學中進行多層次閱讀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和文化品格,多層次閱讀包括淺層閱讀,如:獲取文章主要細節信息、學習文中重要語言點和分析長難句等;以及深層次閱讀,如:獲取文章主旨大意,分析文章的篇章結構、了解作者的意圖和態度、推測文章的發展趨勢等。在多層次閱讀中,學生的英語語言的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得以提高,英語思維能力得以培養。
(二)創設情境,實現英語語言的綜合運用
情境教學在英語閱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創設情境,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采用多種手段,聯系生活實際,創設語言教學和運用的環境,有助于學生語言知識的運用和情感態度的表達交流,增強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比如在讀前,教師可以利用現代教學設備通過圖片、聲音和動畫等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欲望,為此,教師要善于發現和挖掘閱讀素材中能引發學生興趣和想象的各種情景。在讀中,教師可以通過設問來創設情境,引發學生的思考和想象。在讀后,教師可以創設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情境,讓學生運用教材中的語言知識和閱讀技巧來解決實際問題,促使學生將英語語言知識轉化為實際能力。
(三)巧妙設問,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英語閱讀課上,教師可以借助問題的引導,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而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內容,以問題為導向設置各種任務鏈,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因此教師對于問題的設計非常關鍵。在讀前進行相關話題的“頭腦風暴”式設問,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且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讀中問題的設置要能夠幫助學生獲取文中的關鍵信息,或者幫助學生把握文章的結構層次和脈絡,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在讀后設置評估性的問題,讓學生就文本中的某個事件或話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學生通過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有助于培養學生深層次思維能力和積極的情感態度。
(四)重視課外閱讀,培養學生文化品格,提升學習能力
僅僅依靠課堂閱讀教學,學生很難充分感知和理解不同的文化,因此要通過大量的英語課外閱讀,學生才能夠逐步認識到不同文化的差異,并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另外,在課外閱讀中,學生拓寬了英語學習渠道,把課堂上學到的閱讀技巧和語言知識得以實踐運用,有利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教育要以人為本,關注人的發展,英語教育的核心價值在于人心智的發展,形成良好的文化人格和思維品質。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更新理念,加強學習,通過各種途徑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即語言能力得以提升,文化品格得以塑造,思維品質得到發展,學習能力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新課程標準(2017版)[M].教育部
[2]張旭.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英語教師,2016(16)
[3]朱淑芳.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淺析[J].教學研究,2016.12月
[4]張麗.閱讀情境創設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J]. 教學理論與實踐,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