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啟云
[摘 要]課堂練習是教學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具有監視,整合和反饋的效果。有效的課堂練習可以改變沉悶無味的機械工作,激發學生對生命靈動的趣味訓練,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智力,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數學;分層練習;設計策略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數學教學應著眼于提高教學質量,保證練習的有效性。在數學練習的安排上,需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學習心理,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根據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水平來設計一個有層次的練習形式,使每個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有效提高,從而更好地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
一、小學數學分層作業優化設計的必要性
練習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小學數學教學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自主完成的教師安排的練習,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鞏固所學的數學知識,增強數學學習的經驗,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思維和數學學習習慣。
二、優化小學數學分層練習設計的策略
1.小學數學練習的布置應體現差異性
練習是考核學生掌握課堂知識的重要手段。練習布置的的技巧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數學的完成質量,也直接影響到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傳統的一致性練習布置方式無法讓每名學生從練習的完成中感受到收獲,也不能從心理上提高對教師的認識和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練習設計的一致性有時會讓優等生很快完成作業,使其容易感到滿意,因此而缺乏改進數學思維方式的心態。對于數學學習能力差的學生,練習往往有一定的難度,不利于他們增強學習的信心。為此,小學數學練習的布置需要教師結合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層次來進行練習的安排,在練習安排中充分體現對學生學習個性的尊重。在安排練習時,教師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數學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好的學生設置為C等,中等數學學習的學生設為B,數學學習能力差的學生設定為A等。如在學習小學人教版《圓柱的體積》之后,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數學學習的不同層次設計如下的作業:
A:①已知圓柱底面周長是19.84dm,高4dm,求表面積。②圓柱底面直徑是7cm,高是4cm,求體積。③用鐵皮做一個圓柱形無蓋水桶,圓柱形水桶的底面半是3dm,高是5dm,求需要多少鐵皮?
B:①圓柱形鋼材,長50cm,底面半徑4dm,這根鋼材的表面積是多少?②一個圓柱體,高12cm,底面直徑是高的五分之四,這個圓柱的體積是多少?
C:①有一個禮堂,擁有十個圓柱形的柱子,每個圓柱形柱子的高度是12m,圓柱的橫截面面積直徑是65cm。假設每平米面積的油漆價格是0.5元,求問一共需要花費多少錢?②圓柱的側面積是471dm2,高是15cm,求問它的體積是多少?
2.對練習數量進行分層
在新的教材中,每個數學練習都是有針對性的,具有代表性和科學性的,并符合當前的教學要求。問題在于數學練習中的條件數量并不能反映出練習的層次性,對于C層次的學生沒有挑戰性。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根據固定條件進行一些適當的修改,以達到分層練習。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分層次地為學生提供不同層次的多層次練習,讓學生有選擇地進行練習。例如,在學習圓的周長的內容時,針對下面這道題:時鐘的分針長度是15cm,計算分針轉動一周后,針尖所走過路程的長度。這是一道計算圓的周長的題目,是每位學生都必須掌握的內容,教師可以根據這道題進行變換,如分針在轉動一周后,再增加2或3個小時的長度。將練習題內在條件增加,增加了練習題的難度,使更高層次的學生接受更多的訓練,從而促進學生思維的提高。
3.對評價方法進行分層
在練習分層實踐教學中,不僅要對學生和實踐條件進行分層,還要運用人文評價。在作業的布局上,要注意學生個體差異和個性發展。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不同的評價鼓勵,可以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提高他們的學習信心,激發學習動機,促使學生不斷突破自我。分層練習的評價需要由不同層次的學生來衡量,以便每個學生都能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評估內容可以基于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學習成果,評估可以以小組評估,教師評估和自我評估的形式進行。總之,個性化分層練習的評價應該是綜合性的,不同層次的學生使用不同的評價標準。
總之,設計分層練習的設計讓學生一步一步地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收獲,成就感的累加所帶來的,自然就是學習興趣的高漲,分層練習的設計可以把大問題零碎化處理,循序漸進,使學生更易接受,從而達到分層練習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馬登奎.小學數學教學中分層異步教學法的應用分析[J].教育觀察(中旬),2013,2(11):47-49.
[2]范麗穎.分層式家庭作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小學一年級數學家庭作業分層設計探析[J].華夏教師,2013,(02):62-63.
[3]薛建鳳.淺談小學數學作業分層布置與分層指導[J].學周刊,2015,(18):139.
指導老師:曹方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