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茜 張秀云 白道華
【摘要】構建體驗式德育課堂有著深遠意義,本文重點研究中職體驗式德育課堂的教學實踐,意在起到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中職學校 體驗式德育 教學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6-0084-02
一、中職體驗式德育課堂的功能
所謂體驗式德育,就是教師在德育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通過創設與教學內容相吻合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德育課堂中的教學方式。具體而言,中職學校構建體驗式德育課堂,具有以下一系列重要功能:
1.享用功能
體驗式德育的享用功能是指德育可以使每個個體實現其某種需要、愿望,并從中體驗到滿足、快樂、幸福,獲得一種精神上的愉悅享受。我認為,通過體驗式德育凝聚個體自身的品德,一方面能使個體與他人、群體、社會的各種關系得以協調發展,為良好的人際關系、和諧的社會局面提供必要的條件,以滿足社會、群體與他人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這種品德具有滿足個體自身需要的價值,能使個體的德行人生得以實現。我把德育活動比喻為“精神的營養餐”,認為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德育活動中獲得心靈的震撼、情感的共鳴、精神的愉悅,從而有所體驗、有所啟迪并有所行動。
2.內化功能
體驗式德育的內化功能是指一個人的道德內化并不是因他人或社會的道德約束而形成的,而是自動地產生于個體的內部,能將外在的社會價值觀、道德規范等內化為健康的心理品質和道德品質。我認為,體驗式德育是通過德育主題活動的開展,將社會核心價值觀、道德規范、世界觀、人生觀等內化為體驗者健康的心理品質和道德品質的,即將德育“內化于心”的過程。如學校舉辦的親子活動,除了能增進親子間的溝通和交流,還能培養學生“孝親”的品質。
3.外化功能
體驗式德育的外化功能是指道德活動體驗能將人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外化為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我認為,無論是感恩體驗、師道體驗,還是創新體驗,都是為了使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即將德育“外化于行”。如在開展敬師節活動之后,不少學生能在日常生活中用實實在在的行動來尊師。
二、中職體驗式德育課堂的教學實踐
1.結合現實生活,調動興趣點
在教學《快樂成長》這部分內容時,為了幫助學生能正確定位自己,我組織了“自我剖析”的活動,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成長過程,分析自己身上存在的優點與缺點,學生對自己的成長情境必然有一定了解,將這些話題引入課堂,可以使學生能正視自己,我還引導學生在課后書寫一份分析報告,幫助中職生再接再厲,改正不足、發揮優勢,實現健康成長。事實證明,教學內容只有結合學生的現實生活,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德育活動與學生的現實生活有機結合,獲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圍繞課題討論,啟活思維點
在本學年上學期,我為學生布置了《我為企業發展獻一計》的德育主題活動,首先討論了教材當中有哪些相關的知識點,經過討論,學生認為企業管理牽扯到了價值規律、市場經濟、企業經營者的素質、勞動者的權利和義務、企業的品牌、正當競爭、破產和兼并等多處內容。然后我引導學生圍繞課題進行研究設計,一部分學生根據自愿組合、適當調整的原則,組成了調查小組,分別對蔬菜市場、水果市場、服裝市場和家電市場進行調查,研究價值規律的內容、表現形式、作用。有的學生提出可以利用家長的關系,邀請到了當地著名的民營企業家來學校做關于企業創業發展史的報告,為體驗式德育活動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極大的資源。有的學生提出,可以利用學校的網絡資源、報刊等,調查“勞動者遵守職業道德”的現狀和民工的生存現狀,思考民工的合法權益為什么屢受侵犯,以及為什么會出現民工荒的現象等問題,這些現象也都是與企業的經營管理有關的。正是在同學們各抒己見的基礎上,我們設計研究方案,完成學習任務。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也樹立了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等良好品質,這對他們日后踏上工作崗位做了良好鋪墊。
3.走向社會實踐,捕捉興奮點
“小課堂、大社會”是當今德育課題教改的方向,理論聯系實際是德育教學的原則。只有通過實踐的體驗,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和德育效果。體驗式德育方式的特點是實用性強,操作方便,社會實踐性突出。它的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讓學生根據社會熱點問題或學生的敏感話題進行專題研究討論,展開社會調查實踐,從而使學生對某一問題的看法更加深入、正確和成熟。
例如,在上學期里,我們有一個德育課題是“中職生理財情況的調查和經濟學思索”。在確立研究課題后,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撰寫《開題報告》、《問卷調查表》和《活動記載表》,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問卷調查。我和學生一起制定了實踐計劃,具體如下:第2周確定各課題名單,盡可能平衡各課題人數;第3周組建小組及分工,介紹本課題研究計劃;第4周制訂實施計劃,指導學生撰寫開題報告;第5~10周具體實施階段,指導學生記錄及資料整理;第12~14周資料匯總及討論,指導學生處理及分析資料;第15周準備結題報告,指導學生撰寫結題報告;第16周完成結題報告,指導老師審議結題報告;第17周總結反思評價,成果展示。通過社會調查,同學們認識到中職生理財能力差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同學信奉‘錢是身外之物,‘出手要瀟灑大方等觀念;也有的人認為‘算來算去煩死人,‘省來省去也省不出幾個錢,還不如‘今朝有錢今朝花”。由此,我們要引導學生自覺地意識到,理財能力是一個人得以生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人的綜合素質中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這樣的體驗式實踐,學生的理財意識得到了培養。
三、結束語
總之,構建體驗式德育課堂有著深遠意義,值得我們教師不斷探索,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雪微.快樂德育課——淺談中職德育課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4).
[3]王敘林.愉快教學法在中職德育課教學中的運用[J].職業教育研究,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