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嬌
【摘要】以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為例,探索應用型本科旅游管理專業實習創新模式,從教學內容對接,實習企業定位,畢業論文等方面著手,嘗試解決目前專業實習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獨立學院 旅游管理 實習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6-0110-02
作為獨立學院的應用型專業,旅游管理側重實踐教學和職業教育,而專業實習則是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最重要的環節之一,通過企業實習將理論知識與工作實際充分結合,在實戰環境中深入了解企業運作和行業現狀,也進一步彌補自身知識和能力的不足。隨著旅游行業對應用型、創新型的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提高,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在專業實習的模式上也在不斷摸索和創新,以求更好的適應環境的變化,達到專業培養的目標,同時也滿足學生和旅游企業的需求。
一、目前獨立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實習存在的問題
獨立學院不同于高職高專以職業技能教學為核心,也不同于研究型本科以科學研究為導向,是以理論教學為基礎,結合實踐教學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實踐創新的能力。即使獨立學院的定位逐步擺脫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局面,但仍與旅游企業的實習崗位對接存在錯位,使得專業實習效果達不到教學預期,學生實習滿意度也不高。首先,學生對專業實習預期較高,但實習單位給予的大多是單一的基層崗位,工資低廉且少有輪崗機會,使得學生產生“實習就是給企業當廉價勞動力”的印象。其次,學校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去實習,并在實習過程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戰中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但實際情況是,我們的學生有思考和創新的意愿,卻沒有一個機制和平臺去促成學生完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這樣一個過程。第三,實習企業性質與專業培養目標吻合度不高。旅游行業在向信息化、國際化和多元化發展,學校的課程教學也在與時俱進,但是在選擇實習企業這一環節卻還是以酒店為主,旅行社和景區為輔的模式,勢必難以滿足培養高素質學生的需求。
二、旅游管理專業實習模式探索
針對獨立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實習存在的諸多問題,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旅游管理專業基于培養具有創新思維、創業意識、國際視野、就業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的專業定位,在專業實習模式上進行探索,并取得一定成效。
1.教學內容與實習內容對接
在大學四年的教學學時中,分階段進行不同形式的實踐教學:大一到實踐基地進行實地參觀,讓學生對旅游企業和專業知識有更為直觀的認識;大二開始進行專業課學習,除了在實訓室直接學習專業技能,部分課程直接由實習企業的經理人授課,學生可以接觸到企業一線的培訓內容和經營管理案例,假期推薦學生到實習企業進行短期實踐;大三上學期在專業實訓室進模擬運營,大三下學期開始專業實習和畢業論文選題及寫作;大四完成專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答辯。在專業實習之前,專業課程內容均與實習企業有一定對接,使學生和企業在工作內容、工作環境以及用人要求上形成互通,幫助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實習企業,形成合理的崗位預期,并在進入實習企業后,迅速適應和勝任工作。
2.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實習企業
無論是學生的職業認知還是專業素質的培養,都需要通過專業實習這一環節來加以落實。而實習企業則是實現這一環節的關鍵平臺。為了實現對學生國際視野,創新思維和就業能力的培養,我校并不拘泥于傳統的酒店、景區實習,而是提供國際化、多元化的旅游企業給學生自主選擇,包括國際餐飲集團、喜達屋品牌酒店,洲際品牌酒店,國際旅行社,旅游文創企業,旅游電子商務企業。這些企業提供給學生的實習崗位不僅有一線服務崗,還有銷售、行政、營銷、產品設計、網絡服務等崗位,全面覆蓋了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課程,給學生更廣闊的施展空間,也避免學生因為實習企業的局限而對旅游行業產生狹隘認識,進而影響學生以后從事旅游業的信心。
3.企業重視學生的技能培訓和能力培養
學生對實習中所從事的工作期望值較高,但在從事基層服務工作時產生的落差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在實習期間就形成了從事旅游業就是端盤子,鋪床單的消極認識,影響實習效果和學生的就業意愿。因此,學校與企業在學生的培養和管理上達成共識,以讓學生畢業留在企業的目標去培養學生,給予表現優秀的學生更多的輪崗機會和實踐機會,并由部門經理作為職業導師言傳身教,發掘學生的管理才能。獨立學院學生在知識學習和管理能力上都具有一定優勢,學生也在企業中顯示出較強的主人翁意識,在企業給予的平臺上表現突出。例如本校學生在實習中表現優異,獲得國際餐飲企業直通總部的機會,多名學生在酒店技能大賽中獲一等獎,被評為星級員工,也有學生獲得旅行社門店銷售冠軍,而畢業留在實習企業的學生人數也逐年增加,企業和學生達到了雙向滿意。
4.專業實習與畢業論文相結合
專業實習幫助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將學習的專業知識運用于實際工作中,但這僅完成了認識和實踐兩步,如何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完成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過程,則需要學生回歸到理論分析和總結。將本科畢業論文和畢業實習相結合,不僅能調動學生主動性,發揮創新思維,通過自己的學習和思考來解決實際問題,還能為畢業論文獲得一手資料,使論文更有實際價值,而非空洞和脫離實際。
我校目前采用學生自主選題,教師指導的方式實施。學生在大三下學期開始專業實習,實習期間多次委派老師前往實習企業與學生座談,幫助學生發現問題,并為學生做畢業論文寫作指導,引導學生在實習期間就企業經營管理的問題深入調查研究,取得一手資料,最終完成畢業論文,可以分小組進行,也可個人獨立進行。以2017屆畢業的67名學生為例,統一安排到多家酒店、旅行社、旅游文創企業和旅游電商企業實習。該屆學生畢業論文選題情況如下:酒店相關33篇,旅行社相關14篇,旅游文創相關8篇,旅游電商相關5篇,其他7篇。與實習崗位相關的共50篇,貼合度達75%。在實習企業調查獲取一手資料,進行數據收集和分析的論文19篇。畢業論文不僅是學生學位資格認證的最后一項考核,也是對學生四年學習成果和能力培養的綜合檢驗。通過將專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結合的方式,學生的論文整體質量逐漸提高,而部分論文也具有較高的應用性和參考價值。
三、結語
2015年10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要求,“優化學科專業布局和人才培養機制,鼓勵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應用型本科旅游管理專業實習模式的探索是順應這樣的轉變,更好的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在本專業指導老師到實習單位與學生進行座談時發現,學生能針對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大到旅行社員工激勵機制不足,小到西餐廳桌布的更換和擺放不合理。說明學生并非被動的去完成實習任務,而是帶著思考去觀察和總結工作的方方面面,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若能通過完善的平臺和制度得以維護和發揚,必然能讓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同時也能達到學校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這也是本校不斷進行專業實習模式探索的目的所在。
參考文獻:
[1]韋志康,黃大明,楊春蘭. 畢業實習與畢業論文一體化改革若干理論問題的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28):82-83.
[2] 詹琳.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專業酒店實習創新模式探討[J].長沙大學學報,2016(30):144-145.
資助項目:1.中山大學新華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4J010);2.廣東省教育廳質量工程項目(粵教高函〔2014〕29號);3.中山大學新華學院重點課程建設項目(2015ZD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