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燕
摘 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導入作為新課開講的第一個環節是至關重要的。俗語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掌握一些小學語文教學的導入技巧,只有掌握這一技巧,才會知道新課開講時怎么去導、如何導、用什么方法導,才能在最短的時間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導入;導入方法
一、導入技巧概述
導入是教師引導學生做好學習新知識的心理準備、認知準備,并讓學生明確教學內容、學習目的、學習方式以及產生學習期待,參與學習需要的一種教學行為。簡言之,導入是教師在一個新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開始時,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的行為方式。它要求教師能迅速創造一種融洽的教學情調和課堂氛圍,把學生帶進一個教學任務和教學內容相適應的理想境界。而我們所說的導入技巧是指在課堂教學中能夠熟練的運用各種導入方法,恰如其分的做好每一堂課的導入。
二、導入技巧的特點
1.相互關聯性。無論采用何種導入方式,都應確保設置的問題情景指向課題內容的總目標,并要考慮教學內容的整體,服從整體。導入內容與新課的重點應緊密相關,能提高舊知識的關系。要從新知識的生長點出發導入,從知識的結構出發導入,采用最佳教學方式,便于學生接受和牢固掌握。
2.新穎性。導入形式多樣新穎才能吸引聽眾。如提問式的導入,實驗導入,指導觀察導入,利用警句導入,用涉及聽者切身利益導入,從聽眾的共同利益,共同愿望,共同語言去開講,利用兒歌進行導入等。導入是文章的開頭并不是文章的中心,宜精不宜雜,宜短不宜長。導入不能千篇一律,給學生留下枯燥的印象,要生動活潑,多種多樣,時刻給學生以新穎,有趣的感覺,發揮組織教學功能。導入是信息傳遞,必須注意師生信息反饋的雙響性。
3.目的性。導入是為中心服務的,好的導入要能很好地為突破難點服務,為實現該節課的教學目標服務。所以,在導入的過程中要有針對性、目的性。怎樣開始,如何過渡,先講什么,后講什么。設什么疑,搭什么橋,過什么渡,何時提問,何時板書,教具什么時候用等都要周密的考慮,組織精當。課堂教學它是一種目的性很強的活動,不允許隨意性,40鐘,分秒必爭,重點、難點突出,段落清楚,層層緊扣,上下銜接,任務明確。那種花樣翻新,洋洋萬言,離題千里的導入是行不通的。
4.啟發性。導入要有啟發性,使學生理解學習該節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產生學習該節課的強烈欲望,從而提高學習該節課知識的自覺性。不少教師新課的導入,留給學生的困難太少或幾乎沒有,這樣一來,學生對新課的學習就缺乏挑戰性和啟發性,學生學起來容易了,就得不到智能和意志的鍛煉,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教學是不可取的。
三、小學語文課堂中常用的導入方法
(一)標題導入法
一篇文章給人的第一印象尤為重要,一個新穎別致的題目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我們如能抓住學生的興趣所在,因勢利導,便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讀題導入。通過讀課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問題來源于學生,解決于學生。盡管有時問題和答案會千奇百怪,但在這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然而然地被激起,然后通過教師梳理學生提出的問題,確定學習目標,借著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再進行一系列的教學活動,這樣就有條理,效果也好多了。
2.解題導入。解題就是從字面上解釋課題。這種引導法較為直接讓學生明白課文的大概內容。教師的這種導入沒有把學生的思路停滯在字面上,而是憑借本課教材,步步啟發,擴大學生思考范圍。這樣“尋根問底”的結果,使學生不但理解了課題的意思。大體掌握了本篇課文的內容,體會了文題與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
(二)設置懸念導入法
懸念可以造成一種急切期待的心理狀態,具有強烈的誘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設置懸念應生動形象、簡潔鮮明。
小學生特別具有好奇心,他們閱讀課文,往往會對故事發展或人物命運產生一種十分關注的心情,根據學生這種心理去設置一些懸念性的問題,往往能引起學生學習新課的濃厚興趣。由于懸念的誘惑,學生立即對課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們主動地去認真讀書、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懸念要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如果故弄玄虛,那就失去了懸念的意義,有時甚至會把學生弄糊涂。
(三)實物導入法
小學生對事物的認識還處在感性認識階段,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以實物導入會使課堂教學更加直觀,恰當的實物就是一把打開課堂奧秘的鑰匙,能起到四兩撥千斤之效。如果沒有這些事物,單憑學生的想象力,有時候比較困難,因為畢竟他們的生活閱歷不夠,頭腦中積累的各種形象還不夠,所以聯想力和想象力都要差些。
(四)溫故知新,新舊結合
新課標明確提出,要正確處理基本素養和創新能力的關系。在教學中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因此在教學中不管采用哪一種導語的設計,都要為全課的教學目的和教學重點服務,與講課的內容緊密相聯,自然銜接。
語文新課的導入方法多種多樣,比如還可以運用朗誦法、表演法等。可無論選擇什么方式,導入語決不能追求形式主義,故弄玄虛,要發揮其作用使其與整篇課文的教學步驟和內容形成一個有機的不可分割的整體,成為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部分,成為教師譜寫一篇優美教學樂章的前奏曲,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誘發學生的興趣,觸發他們的情感,啟發其思維,這也正是新課導入藝術的精髓所在。
參考文獻
[1]孟苗苗.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新課導入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
[2]朱麗紅.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中的導入方法[J].新課程·小學,2014,(9):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