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榮君
摘 要:作為小學階段需要建立的最為重要的一種思維能力之一,“數學思維”不僅是學生學好數學知識的關鍵,同時也是培養同學樹立良好數學邏輯的重要保證,更是日后邁向更高學府、展開根深層次學習的重要階梯。而在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更是需要從轉變思想、提升觀念、更新知識等多個角度入手,將教學革命作為一項要事、實事來抓。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數學思維;培養
數學思維能力作為一種具有明確導向的思維手段,不僅需要有充分的思維作為基礎依據,同時還會為學生日后掌握各種學習中所需要擁有的數學技能與數學知識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而作為培養學生理性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我們必須要在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課堂上,引導每一名學生形成求實、求真的品格,以此來為成長為一名適應日后發展的新新人才。
一、通過有效思維引導來引導學生參與到數學學習當中
在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學生作為數學知識的主體,他們同樣也是教學過程中的核心。我們必須要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有效發揮小學生自身主體意識、實踐意識以及合作意識,將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變得的活潑、生動并附有創新力,同時在這種環境下最大程度的挖掘學生內在潛能、開發其數學能力、發展其有效的數學思維能力。另一方面,小學數學教師還應當從高高的神壇上走下來、走到學生們的中間,通過設計一些數學活動來引導學生們參與到日常的數學教學中來,通過多動口算、多動腦想、多動手做等方式來引導孩子們及時發現數學活動中的各種新問題,在一種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實現積極探索求新、靈活自如解決問題。
二、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來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而言,必須要貼近生活、貼近現實,這同樣也是新課改下的一種教學思路。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我們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總必須要將每一節課的數學知識都與日常的實際生活緊密關聯,通過對應的生活案例來進行展示與延伸。例如在進行“整數加減法的混合運算”計算方式這節課上,教師便可以一改傳統的“一言堂教學法”,帶領學生們走出教室、來到校辦食雜店中,通過對一些物品的模擬購買、退貨辦理等流程來實現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靈活運用,同時也通過這種方式來為學生日后的生活中打下堅實的邏輯思維思考渠道。
三、通過相關的游戲活動來發展數學思維的自主性
傳統教學中的小學數學課堂通常都是教師講得多、動的多,而學生作為一個聽眾群體,很少有能夠親身體驗的機會,久而久之學生的主體地位便會被教師的“一言堂”教學方式所取締,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建議小學數學教師能夠通過將書本知識轉化為一種互動活動的方式,在一種輕松、活潑、主動的環境下培養生們的數學思維能力。例如,小學生們每天都需要進行排隊,在這種互動活動中數學教師不妨找準時機、通過幫助學生自主了解序數與基數的相關知識,來進行數學邏輯思維的建立;而在進行“錢幣的認知”這節課上,教師則是可以通過展示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0.5元、0.1元的紙幣、硬幣,并配以相關的教學道具來在課堂中舉辦“跳騷市場”的互動游戲,通過這種市場模擬經營類游戲的開展來引導學生通過自主設立游戲規則來展開買賣活動,在“人民幣”與“商品”的兌換中,學會相關的貨幣知識。相信這種別出心裁的教學手段一定能夠幫助學生們在體驗數學思維重要性的同時,切實感受到學習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更能夠促使他們在日后的學習與生活中學會利用數學思維來觀察周邊的事物、理性的去解決問題。
四、通過積極參與來激發學生的思維靈活性
前面已經提到過作為小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基本目標,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活動過程必須要激發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能力養成,通過鼓勵學生進行標新立異的思維方式來將數學知識進行活學活用,而和諧、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下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自覺參與能力,同時還能夠為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奠定基礎。在這總教學環境下,教師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有一點,那就是針對不同學習水平、不同理解能力的學生們,必須要放平心態、端正態度,最大程度上發掘小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與特點,通過恰到好處的表揚與鼓勵來進行有效的教學指導,以此來樹立學生建立數學思維的信心與決心。例如,對于小學生而言,“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計算講解時很多學生都容易對“退位”的概念理解模糊,這種情況下數學教師更是不能急于求成的對那些理解有偏差的學生進行挖苦與責罵,必須要給予其一定的鼓勵,并引導學生自己找出錯誤的根源并利用自我的力量去解決它。而對于一些學生普遍容易犯的錯誤教師更是不可急于求成的一語道破,應當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組織學生們進行分組討論,通過在數學課堂上展開有效的問題辯論,利用算一算、議一議、想一想的方式來鼓勵學生將內心的真實思路進行剖析,這樣做不僅會拓寬學生的數學邏輯能力,同時也能夠最大程度上擴寬學生的知識視野,為孩子們打開一扇全新的數學邏輯思維之窗。
綜上所述,作為提升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一種重要途徑,數學課堂的有效搭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數學知識的推導過程與學習過程同樣也離不開數學思維的良性作用。每一名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都必須要對這種內在的關聯與作用進行有效設計,以此來確保數學教學過程的有效貫穿,為最終實現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大跨越式提升而努力,也只有這樣新課改下的教育工作者才能為國家人才的培養提供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馬莉.淺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小作家選刊,2016(13).
[2]王印茹.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J].科學中國人,2015(15).
[3]賈慧.淺議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成才之路,2017(3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