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珍
摘要:小學生的寫作水平能夠反映出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能體現出他們對所學的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所以,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但其教學效果卻一直不盡如人意,學生也對寫作望而生畏。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在教學實踐中多研究、多探索、多嘗試,注重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他們自由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達到提高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有效方法
引言:作文部分是語文學科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在于教學方法,一個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在小學語文的作文教學中也是如此,只有合理的教學方法才能對教學有所幫助,教師應從一般規律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探討、研究作文教學的方法,由學生的自身基礎水平上鋪陳寫作策略,推進作文的的教學效果。
一、生活感悟激發創作靈感
創作靈感可由生活激發,缺乏生活感悟難以寫出結構完整、內涵豐富的作文內容,呆板的課堂口頭講授對于作文教學來說往往效果不大,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的大量積累,搜尋寫作材料,因此,滔滔不絕的口頭講授,學生對于自身要創作的內容摸不著頭腦,制約了學生的思維拓展,而利用周遭的事物進行潛移默化的指引,相較于枯燥的作文講授更富有效性,教師可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帶領學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寫人物的時候就真的讓學生進行互相觀察,小學生見識淺薄,對于事物只有籠統的記憶,教師可創建輕松的課堂氛圍,指引學生對平日里眼睛一掃而過的地方進行細致入微的感受,以感官的沖擊領會一草一木的生機盎然,從而迸發出智慧的火花,衍生主動創作記錄的情緒。例如:讓學生把從報紙上、電視中看到的重大的、有意義的新聞紀錄下來。很容易喚起創作的靈感,他們會挖掘素材,寫出富有趣味性的文章。如:在習作教學中遇到過這樣一個作文題目《我愛……》,這是源于生活的半命題作文,可以寫物、寫景、寫人等,只要自己喜歡,什么都可以寫,大部分學生看到題目后,不假思索地寫《我愛媽媽》、《我愛爸爸》,很有千篇一律之感。但經老師點撥后,展開合理想象,創作靈感應運而生,學生的習作思路就大不一樣了。有一個學生寫《我愛白色》,他寫到了白色的和平鴿,又寫到了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聯想到了白色代表了純潔。整篇文章既流露出大膽的想象,又非常符合實際。還有一個同學的《我愛早晨》,她從充滿希望的早晨想到“我們的童年不正是人生的早晨嗎?”“我們要發奮學習,掌握過硬的本領……”這稚嫩的內容創造活動,必然給學生帶來快樂,喚起不斷創作的靈感。
二、詞匯積累強化日常記錄
寫作離不開生字詞匯的積累,小學生的作文內容蒼白無力,讀起來令人索然乏味,究其根本還是文學素材庫不夠充盈,對于新鮮詞匯的認知少,在創作時難免感到力不從心,不能將心中所見所想,利用恰當的內容抒發出來,導致作文水平停滯不前,教師應開拓各個渠道方便學生整理更新文學素材,不斷匯集優美名篇佳句,輔以作文利用,將讀到的、記錄下的新鮮內容整合成自己的文字進行作文排布,充實文章內里,以日常的下筆鍛煉,兩者有機結合,使得作文保持持續性的進步。比如,在對《頤和園》一文學習過后,就可以讓學生體會和積累文章中景物描寫的詞句,這樣就可以借鑒這些詞句來寫作其他關于景物方面的內容。同樣,在《桂林山水》中也有一些非常優美的詞句,學生可以將其背誦下來,之后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再比如,對一篇文章進行閱讀之后,或者是對一場電影進行觀看之后,可以鼓勵學生去寫作一些讀后感或者觀后感等,這樣學生的印象和情感體驗就可以得到加深,進而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開展活動延伸多維線索
傳統的寫作教學中,教師更加關注創作而忽視修改,學生鮮少有機會針對自己的寫作內容進行二次加工處理,對于作文的講評也是一帶而過,忽視個體化針對性的作文指導,學生在進行下一次的創作時,仍按照以往的寫作方式進行描繪,作文的弊病尚存,制約著寫作能力的發展,教師應有意識的讓學生集中于一個命題開展多次寫作,每一次的調整與創新都會激勵學生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教師應順應學生的成長規律,利用游戲導入作文命題,打消學生對于作文的逆反心理,以便學生從親身參與中發揮出不同角度的寫作特點,避免出現寫作內容千篇一律的現象。比如組織一次“成語接龍”的比賽活動,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賽經過寫一篇介紹此次比賽的記敘文;也可以引導學生描寫此次比賽中的一個或幾個精彩瞬間,寫一篇生動的說明文;還可以引導學生寫一篇就比賽的主題發表自己觀點的議論文等。針對同一活動,在采用同一文體的情況下,也可以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循著不同的線索進行寫作。如描寫一幢建筑,既可以按照橫向線索依次介紹建筑物的外形、結構、材料、質量等,又可以循著縱向線索介紹建筑物的建造年代、建造背景、建造用途及歷史變遷等,同時可以將縱橫兩條線索相結合,進行交錯寫作。針對同一活動,可以引導學生選取不同立足點,運用不同的寫作手法進行寫作。
四、圖文并茂升華情感認知
場景是小學作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因素。一個好的場景就好比一個舞臺背景,不但能夠讓劇情更加豐富、真實,還對人的心靈有所打動。在作文過程中描寫真實感人的場景,有助于理清學生的思路,增強作文的層次感與美感。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應強調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例如,在進行以“一朵盛開的鮮花”為主題的作文訓練時,教師可讓學生在寫作前想象鮮花盛開的情景,這里的“鮮花”可以開在窗臺,也可以開在馬路邊、火山口甚至在月球上。學生可以根據預先設定的背景,由近及遠、由虛到實地對場景進行描述,達到襯托“鮮花”的目的。在小學語文的作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想象力的培養,通過圖像與文字的結合來進行作文,以使得作文背景更加有張力。
五、結束語
作文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學生們平日里面多積累詞匯、多多地體驗生活,在小學階段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以后的語文作文的學習和提高提供前期奠基。
參考文獻:
[1]王偉.淺析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198.
[2]陳國輝.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好家長,2014,51,46-47.
[3]劉玲玲.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D].渤海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