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占瑞
摘 要 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能使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變得生動形象且充滿生機和活力,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本文從新課導入創設情景入手,分析探究在數學課堂中創設創設常見的幾種情境形式,總結如何創設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情境。
關鍵詞 數學課堂;情境創設;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0-0123-01
課堂教學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圍的課堂教學活動。即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制造或創設的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場景或氛圍。的確,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能使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變得生動形象且充滿生機和活力,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那么,數學課堂如何創設良好的情境呢?在小學學習階段,數學作為一門最主要的學科之一,對小學學習有決定性的作用。但是如何在教學中創設情景呢?一個有效的學習情境可以溝通教師與學生的心靈,充分調動學生的既有經驗,使之在興趣的驅動下,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中去。因此,精心創設情境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一項重要教學策略。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現情境創設的有效性?下面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談具體的一些做法與體會。
一、新課導入:巧用情景創設的趣味性
導入新課,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在課程的起始階段,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他們思緒帶進特定的學習情境中,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對一堂課教學的成敗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運用多媒體導入新課,可有效地開啟學生思維的閘門,激發聯想、激勵探究,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被動變為主動,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到知識。教師要靈活運用教材,創造性的把書上的“句號”轉變成“問號”,把“問號”融于情境中,讓學生在情境中遇到問題,促使學生努力去思考問題,探究問題。
二、誘發求知欲:巧設生活情境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有效的數學情境能賦予數學學習以生活情趣。因此,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中創設學習情境,讓數學走進生活,讓學生親自體驗情境中的數學問題,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探究欲望,而且有利于使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是真實存在于我們身邊,體會到數學的作用和魅力。例如:教學“圓的周長”時,當學生弄清周長的含義后,我首先出示了一個用鐵絲圍成的圓,讓學生自己動腦求出圓的周長,學生發現只有把鐵絲剪斷、拉直就可以測量圓的周長,即“化曲為直”的計算方法;接著我又讓學生計算手中硬紙片圓的周長,他們有的沿圓的一周貼上透明膠帶,有的用繞線的方法,還有的把圓滾動一周又可以測出圓的周長;然后指著黑板上畫的圓,問:“你們能求出它的周長嗎?”“有”,我啟發說:“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國數學家祖沖之就發現了,我相信同學們經過研究后一定也會成為當代的祖沖之。”同學們研究的興趣一下子被激活了,紛紛投入到探索研究之中。
三、分組探究:創設情境解解決問題
學生在集體的相互作用是很大的,他們的年齡、知識水平、心理特征非常相似的,所以同伴的一些興趣特征、生活學習的喜好很容易被他們接受或學習,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正確引導學生,這正是新課程所提倡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分組探究在幾何知識教學中的作用是顯著的。如在教學“組合圖形的面積”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說一說長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圓的面積公式,再創設求組合圖形面積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分組探索。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小組成員紛紛開動腦筋,積極參與。通過小組探究,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這樣既培養學生小組合作能力,又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四、合作學習:創設情境引導學生
現代教學論指導下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課堂上要營造一種寬松的、適宜溝通的氣氛,教師要努力創設師生互愛、人人平等、教學民主、生生和諧的情感交融的教學氛圍。因為,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基礎,民主和諧的課堂環境是發展學生創造性的保障,所以平時教學時,要關心每一位學生,使學生感到老師是可以交心的朋友,讓愛充滿著整個課堂,學生之間形成了和諧友好、互助、競爭的良好關系,這樣有利于學生學會合作學習。課上,也要努力為學生創造機會,讓他們通過互相討論、互相反饋、互相傾聽、互相激勵、互相合作,調動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促進情感的交流和思維的碰撞,學生更能將郁積于胸的感情抒發出來。
新課程課堂教學需要有一個平等、和諧的教學環境,為孩子營造一個高度自由的思維空間和實踐空間;需要創設全面、自主的學習過程和適當的教學情景,引導孩子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參與合作學習過程,爭取讓孩子人人參與教學,讓他們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相互激勵,共享信息,走向成功。
五、啟迪思維:巧設活動情境
有效的數學情境應該成為使學生更快、更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數學知識的助推器,“數學味”應濃于“生活味”。有效的數學學習情境通常分為兩個層次:一是自然活潑的情境;二是散發著濃郁數學味。數學情境的有效性始終離不開學生思維的發展,情境創設必須以思維為核心及時實現數學化。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之前首先要把握好教材的意圖和本質,然后還要聯系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是否需要創設情境,應該創設怎樣的情境,對情境的呈現時機、形式和內容進行加工。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創設情境促使學生積極參與活動,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表現自我。課堂上要多給學生一些時間和空間,盡量讓學生多說、多想、多做,把外界的運動和學生內在的思維活動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引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樂趣,體驗和享受成功的快樂。
參考文獻:
[1]段雪芹.走出新課改的誤區[J].職業教育研究,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