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燕
摘 要 只有激發學生內在的主動學習的愿望,教學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教學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及技能,更為重要的是喚起學生內心深處真正的學習愿望。本文從激發興趣、樹立自信、促進發展為著眼點,來談談數學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一些措施。
關鍵詞 興趣;自信;發展;數學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A32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0-0242-01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數學教學活動,特別是課堂教學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小學階段,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幫助孩子樹立起數學自信心,以發展的眼光激勵孩子收獲積極的情感態度與自我價值,才能真正為孩子后續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下面,我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實際來談談幾點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做法。
一、激發興趣——貼近兒童個性發展和生活特點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使學生學好數學,首先要使學生喜歡數學。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以后,就會積極主動地探索數學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由“學會”到“會學”。數學知識本身具有抽象性,這與小學生的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思維方式和喜歡生動活潑的游戲方式的心理特點形成矛盾。這就要求我們做到順應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個性特點,“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出發”去教數學。從而使他們感覺數學是親切的,就像一個很熟悉的朋友。
(一)數學就在喜歡的游戲中。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游戲無疑是最快樂的。他們喜歡通過各種各樣的游戲去了解生活,體驗生活。而他們玩游戲的快樂,也很希望大人們能夠共同分享。特別是老師在課堂上表露出對他們游戲的關注,更能使他們激情四溢,神采飛揚地投入學習的活動中來。
(二)動手、動口、動腦趣學。心理學研究表明,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學習,能取得更高效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中遵循兒童認知規律,加強直觀教學,引導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實踐,動手、動口、動腦來學習,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使學生比較容易理解所學知識。
二、樹立自信——營造民主、平等、和諧互動的課堂氛圍
(一)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首先,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都能成功,使每個學生都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每個人自身存在的潛能是巨大的,每個人只要相信自己的潛能,而且不斷開發自己的潛能,人人都能成功。尤其是對于一些學習有困難,缺乏自信的學生,教師更要倍加尊重,倍加鼓勵,尋找機會讓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更要注意保護好他們的自尊心。我們可以私下里對這些學習困難的孩子說:“孩子,如果你有困難,你不會,請你不要沮喪,請高揚起你的左手。那么,老師就知道了。”其次,教師要發揚教學民主。大量課堂教學實踐證明,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學氣氛中,學生主體積極性才得以充分發揮,才能養成自信的個性心理。
(二)課堂和諧互動,注重小組合作交流。《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們的數學教學,要改變傳統的單一、被動式學習,提倡多向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讓學生在寬松、和諧、合作、民主的課堂氛圍中主動學習,相互交流,合作競爭,想象創造,既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又培養了主動學習的能力。
三、促進發展——實行衷心激勵的評價方式
《課程標準》指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的學習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研究表明,激勵評價,還有利于增強學生主動發展的動力和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自主性、主動性、獨創性等主體精神和品質進行激勵評價,使學生得到心理上的滿足,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增強學習信心,主動探索與挑戰數學難題。
(一)寬容、理解學生錯誤的回答。教育是一門藝術,這種藝術在于用心靈去喚起希望,喚起理想。沒有一個人的成長不會嘗試過錯誤,當學生說錯、做錯的時候,做為老師絕不能去諷刺、挖苦。相反的,當學生感到沮喪、尷尬的時候,我們反倒要為他解困,為他鼓氣,使他繼續饒有興趣地探索發展。在一次一年級的數學公開課上,一位學生站起來怯生生地回答:“4+3=6”。學生哄堂大笑,授課的老師卻面帶微笑,溫和地說:“很不錯,非常接近標準答案,請再仔細想一想,好嗎?”老師善解人意、叩人心扉的話語,清除了這位學生的怯弱,無形中給了他以巨大的鼓舞和無窮的動力,增強了學習的勁頭。
(二)鼓勵求異思維,尊重個性化回答。課堂要善于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要尊重并欣賞學生的個性化回答。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組織教學過程,創設教學情境,引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愿望。
總之,“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作為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努力做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保持他們在學習過程的自信,并注重教給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方法、策略等,注重培養他們良好的探究數學的習慣,為他們將來在數學上的發展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鐘振環.數學教學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基本策略.P50.小學數學教育,2013(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