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萍
摘要:創新教學在新課程改革實施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要求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革新教學方法,創建全新的教學方法體系,以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本文結合學生的學習及生活實際,就如何創新數學學習指導方法做簡單闡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情境教學;拓展思維;培養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的至關重要的條件,也是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根本措施。
一、在學習活動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學習過程離不開學生的主動參與,有些學生往往感到某一方面很吃力,產生厭學的情緒,這時候教師不能單純以“批評”論事,對學生應多一些鼓勵,少一些批評,絕不能諷刺挖苦學生,以免刺傷學生的自尊心,形成敵對意識,產生逆反心理,加深厭學情緒。而應以“鼓勵”為主,尋根問底,找出病源,對癥下藥。”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特點,教師必須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其實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生感到吃力、乏味的主要原因則在于學習碰到困難時,得不到幫助和鼓勵,從而對數學學習失去信心。對于這一類學生,尤其應該在思想上給予鼓勵。他們一有進步,教師應及時表揚。要知道,有時教師的一句話,一個手勢、乃至一個眼神,都會對學生產生很大影響。贊許和表彰都能極大地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因此,教師應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心理狀態和認知程度加以正確引導和耐心的輔導,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心情,從而強化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另外,還要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學生頑強的毅力,如果沒有遠大的理想與頑強毅力作為支撐,良好的興趣也不會長久。
二、精心設計導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導入能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打破學生的心理平衡。為此,我經常從教材的特點出發,通過組織有興趣的小游戲,講述生動的小故事,或以一個激起思維的數學問題等方法導入新課。這樣做,不僅能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思維在短短的幾分鐘內活躍起來。
在教“分數的基本性質”這一課中,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使學生在愉快而又緊張的氛圍中學會這一抽象的知識。剛上課,我就給學生講一個“猴子分餅”的故事:猴山上的小猴喜歡吃猴王做的餅。一天,猴王做了3個大小同樣的餅,先把第一個餅平均分成4塊,給猴(1)1塊。猴(2)看到說:“太少了,我要2塊”,猴王把第二個餅平均分成8塊,給他2塊。猴(3)更貪心,說:“我要3塊”,猴王又拿出第三個餅平均分成12塊,給他3塊。小朋友,你們知道哪只猴子吃得多?”不一會兒,學生都說:“同樣多”。于是,我追問道:“聰明的猴王是用什么辦法來滿足小猴子的要求,而且又分得公平呢,你們想知道嗎?”正當學生聚精會神地聽完故事,而又百思不得其要領時,我說“學了分數的基本性質,你們就知道了!”在學生最佳的心理狀態之下自然地導入了新課,使學生懷著濃厚的興趣轉入下一階段的學習。在這里,疑問使學生產生了好奇心,好奇心又使學生轉化成強烈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拓展思維,引導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學會創造
課堂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主陣地,應給學生留有探索的空間,讓他們動腦、動口、動手,獨立思考,敢思敢說,敢于標新立異;課堂應成為學生思考、創造的天地.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的探索者、“研究生”。如教學“長方形周長的計算”一課,如果教師直接演示計算方法,得出計算公式,讓學生照著公式計算,計算正確率可能很高。但學生沒有經歷知識發生的過程,缺乏對知識的感悟,因此不可能達到高效的學習效果。教師可先給出各種圖形,著重讓學生說說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周長是指什么?再給出有長度的長方形,不統一計算方法,讓學生根據各自的理解自由計算,如可以是:長+寬+長+寬;可以是:長×2+寬×2;可以是:長+長+寬+寬;還可以是:(長+寬)×2。計算方法多種多樣。但計算結果都是一樣的。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討論哪種方法最簡便。這樣,學生始終處于學習的興奮狀態,無論用哪種方法計算,都獲得了成功的喜悅,不僅使學生學習了新知,其創造能力及學習興趣也得到了培養。
四、鼓勵求異,激發學生創新的興趣欲望
求異思維是創造思維發展的基礎,它具有流暢性、變通性和創造性的特征。求異思維是指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想別人沒想到,去找別人沒找到的方法和竅門。要求異必須富有聯想,富于假設、懷疑和幻想,追求盡可能新,盡可能獨特,即與眾不同的思路。課堂教學要鼓勵學生去大膽嘗試,勇于求異,激發學生創新欲望。
五、精心設計習題,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
鞏固練習階段是幫助學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重要手段。心理實驗證明:學生經過近三十分鐘的緊張學習之后,注意力已經度過了最佳時期。此時,學生易疲勞,學習興趣容易降低。為了保持較好的學習狀態,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我除了注意練習的目的性、典型性、層次性和針對性以外,還特別注意練習形式的設計,注意使練習有趣味性。
六、體驗成功,激勵學習興趣
學生在學習中取得的不斷成功,會帶來內心無比的快樂和自豪,從而對學習產生親切感,有助于激起進一步學習的動力。教師要對學生學習結果的信息反饋有激勵強化作用。使學生從反饋的信息中看到自己的進步和成功,從而使自己的學習態度和興趣得到加強,激發更進一步深入學習的強烈愿望,而且又能通過這種信息的反饋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弱點和不足。
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不斷地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學生在不斷克服思維障礙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要盡量給學生多一些探究的機會,多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份活動的空間,多一些成功的喜悅,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讓學生自己去探究,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學生自主探究的天空。
參考文獻:
[1] 陳小莉.善用童話特性慢養閱讀興趣——低年級學生閱讀興趣培養點滴談[J].名師在線.2017(05)
[2] 張鳳珠淺談小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經驗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