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菊
摘要:西部大開發政策的實行在新疆地區取得了較大的成就,隨著新式教育理念的產生,雙語教育逐漸成為新疆地區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區,開展對少數民族的雙語教學已經有相當長的歷史,并且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經驗。鑒于語言環境的差異以及地理環境、信息技術方面的因素,新疆自治區小學雙語教學一直是新疆整個基礎教育的薄弱環節,要想解決這個難題,就必須從一線抓起,激發出新疆自治區學生對雙語學習的興趣,提高他們用漢語表達的欲望,從根本上解決新疆自治區漢語教學的困難。借此,文章就提高新疆自治區小學雙語數學教學總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希望能與同仁共勉。
關鍵詞:小學數學;雙語教學;有效性
在小學數學開展雙語教學是為了更好的應對人才培養國際化的發展需求。新疆自治區是少數民族聚集之地,該地區的快速發展關鍵取決于科技教育的發展。為有效促進該地區與其他地區的良好互動交流,至關重要的一點是掌握兩種及以上的語言。為促進該地區的發展,首先要從教育抓起,教育發展是根本大計。這里,雙語教學至關重要。高質量的雙語教學是促進該地區與各個民族之間進行文化知識傳播的有效渠道,在促進該地區經濟發展中同樣扮演重要角色。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雙語數學教學也逐漸得到了廣泛重視。這一使命的圓滿完成需要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不斷更新。那么,如何在小學雙語數學中開展有效教學呢?
一、什么是數學學科的雙語教學
數學學科的雙語教學指的是用兩種語言作為數學教學媒介語的教學。這里所指的是新疆少數民族語言(第一語言)和漢語。數學學科的雙語教學既是一般意義上的雙語教學的一個學科分支,與此同時,又是一般意義上數學教學的一個特例。它具有雙語教學的一般功能(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需要掌握兩種語言)。更重要的一點是,雙語應依附于數學教學的框架,在此基礎上遵循數學教學的各個基本原則展開。
二、要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
環境對語言學習的影響是毋庸質疑的。新的語言教學體系應該突破傳統課堂教學的框框架架,由課堂教學活動和社會交際活動兩個層面組成,以此來增強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首先,要充分發揮出課堂教學的應有作用,這就要求雙語教師在課堂上加強交際性的教學活動的指導。其次,要把用作語言實踐的各種課外活動納入到整個數學教學計劃中來,并且進行精心的設計安排。最后,再充分利用漢語的社會大環境指導少數民族學生學習。這是課外活動范圍以外學生在社會里的日常交際活動,這是學生自然習得漢語、提高其應用能力的最有效途徑。作為教師,一定要充分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以此來滿足學生的需求,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進行雙語數學知識的學習。例如,在理解應用題題目意思時,簡單的句子可以直接用漢語表達,意思難懂的句子則用維語、漢語兩種語言進行講解,最后再用維語表達完整題意,再用漢語表達完整題意。既不影響教學效果,又能提高學生聽漢語、說漢語的能力。
三、重視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
在小學階段,學生面臨各種各樣的計算題。要想提高計算準確率,充分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概念、公式等)是正確計算的基礎。有些學生在考試中做錯題,并不是真的不會算,有可能是沒有弄清楚運算定律或是運算法則導致計算出錯。將有關基礎知識講清楚,學生真正掌握,計算才不會出現差錯。例如,計算25×28時,多數學生這樣計算:25×28=25×(20+8)=25×20+25×8=500+200=700。有些學生會這樣計算:25×28=25×(20+8)=25×20+25=500+25=525。大部分學生知道用簡便方法計算。但是,在計算時由于乘法分配律用錯導致最后計算結果錯誤的學生也大有人在。如果雙語教師能將此類知識點講透徹,讓學生真正理解定律的本質:該定律是將兩個數的和與第三個數相乘變為這兩個數分別與第三個數相乘的和。那么,在計算時也就不會出現上述錯誤(25×28=25×(20+8)=25×20+25=500+25=525)。尤其是雙語班學生到了高年級,計算的難度也會越來越大。針對此種情況,雙語教師一定要保持耐心,切不可急于求成,要讓學生學會整理已學的基礎知識,做題時才能靈活運用。這樣也能實現全班學生整體數學能力的提高,增加學生信心。
四、搭建平臺,學以致用
學習知識目的是為了應用,而數學雙語課堂教學中知識的應用通常體現在練習的設計上。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題,讓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及時鞏固本課所學的知識,并將所學知識加以運用。受母語表達的約束,很多練習內容設想的可能很好,但是,在課堂的實踐中由于學生不能正確表達、交流而降低了雙語課所設定的聽說目標。針對這種現狀,可以搭建出貼近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生活實際的練習內容,比如,以學生喜歡的比賽、游戲等方式加以呈現,則能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的資源平臺(即使有難度),只要學生感興趣,他們也肯定能積極參與,在練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也會主動想辦法去解決。實際教學證明,利用多媒體技術搭建的教學平臺不僅能調動少數民族地區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而且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強的推動作用。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新疆跨越式發展的實現,離不開少數民族教育質量的提高,離不開民漢兼通的少數民族人才。在新疆少數民族中,積極展開雙語數學教學,能夠切實提高少數民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使他們都能夠明白漢語知識的工具性與數學知識學習的重要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要充分發揮出引導者的作用,積極引導少數民族學生主動去說漢語、去寫漢語、去用漢語,在游戲中,在各類社會實踐活動中,不斷豐富漢語教學模式,提升少數民族學生應用漢語的實際能力,從整體上提高少數民族雙語數學教學的水平。
參考文獻
[1]西熱.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雙語教學的整合[J].雜文月刊:教育世界,2016(6):290-291.
[2]也爾波拉提·衣瑪西.淺談如何提高雙語數學教學質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6).
[3]孫曉英.提高少數民族雙語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幾點建議——新疆小學數學雙語教師培訓工作調查報告[J].考試周刊,2008(28):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