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為主體,通過教師的“導”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以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增強學生思考能力,以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推廣“導學互動”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拓展學生的思維,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導學互動”;運用
初中數學傳統教學,一些教師往往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課堂教學缺乏有效互動,學生思維得不到有效拓展,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素質教育背景下,開展“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可以使數學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可以有效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增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 初中數學教學“導學互動”的作用
相對于傳統教學,“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以互動為主開展教學活動,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中,數學教師主要發揮引導作用,通過有效的互動交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便于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目的是增強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素質教育背景下,對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所學的知識,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提升數學素養,增強數學綜合應用能力。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更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保證初中數學教學效果。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中,教師扮演著引導人的角色,通過有效的“導學互動”,更有利于提升學生探求數學知識的欲望,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二、 初中數學教學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運用
(一) 課前合理導入,確定明確的學習目標
合理導入課程,對于“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有很大的幫助。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以某一知識點為主線,課前合理導入課程,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教學的意識,也有利于串聯相關知識內容,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幫助學生記憶思考。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首先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是構建一個系統的知識內容體系,引導學生回顧學過的知識,并且能夠在課前進行合理導入,通過回顧學過的知識引出新知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數學教學中,例如:筆者在講授“軸對稱”課時,通過多媒體教學模式的引入,對思維導圖進行構建,首先應用多媒體,將蝴蝶、蜻蜓、人物照片、對稱建筑等相關圖形向學生展示,并畫出軸線,讓學生對這些圖形有哪些共性進行分析,對于這樣新奇的問題,學生喜歡解答,對這些圖形都是左右對稱規律,能夠很容易發現。教師就可以借機將對稱和對稱軸的概念引入,通過先發現現象,再做總結的方式來,促進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軸對稱知識。通過多媒體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引導學生回顧以往所學的知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魅力。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幾何圖形的證明。
(二) 構建供學生有效交流的平臺,開展有效的課程檢測
初中數學教學中“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運用,還需要構建供學生有效交流的平臺,通過“導學情景”的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有效的互動交流,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在講解《投影與視圖》時,教師可將與金字塔相關的照片與視頻就向學生展示,讓學生觀察金字塔的影子在太陽下是什么樣子的,通過對這一類直觀變化的觀察,學生對于投影和視圖能夠很快理解,能有效培養學生空間想象力,通過這樣生動有趣的問題導入,學生能夠更快地趕上教師的節奏,將學習興趣充分激發出來。在這方面,教師要精心準備,針對學生的認知特點有效地開發課程,將所開發的課程制作成視頻文件、教學片斷或者教學案例的視頻,錄制不要超過十分鐘,然后,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建立班級內部討論群,教師統一整合有研究價值的問題,以便于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增強學生主動探究問題的能力。在開展“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時,教師應適時有效地檢測學生課堂知識,這樣,既有利于鞏固學生已有的知識,也有利于為學生后續學習指明方向,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例如,筆者在“軸對稱”教學過程中,開展有效的課堂檢測,布置相關練習題讓學生先練習,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識點,鞏固和深化所學的知識,提高數學學習效果。
(三)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導學歸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和創新能力
學生在聽完一節課程后,需要對整節課程進行回顧,把知識再復習一遍,才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認識。教學課程的回顧環節也就是導學歸納環節,在這一環節中,就是可以采用板書的形式,引導學生回顧整節課程內容,并能夠將主要內容說出來,讓學生把知識再復習一遍。期間,教師可以明確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并針對重點難點進行有效的講解,以便于進一步鞏固教學成果。在進行導學歸納時,教師要讓學生清晰地知道相應問題,始終和學生保持良性互動,以便于有效分析學生認知發展特點,增強“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有效性。“導學互動”教學的優勢在于有利于根據學生的特點,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使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帶著問題有目標地去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數學素養,為后續教學奠定堅實基礎。
三、 結語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日益凸顯,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采取有效的“導學互動”,通過有效的教學互動,拉近師生間的距離,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曹文營.試論“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對初中數學教學的作用[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10):111-112.
[2] 劉錫鳳.淺談在數學教學中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1).
[3] 黃慧群.“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5(5):119-120.
[4] 翟增鑫.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6(18):252.
作者簡介:李慶貴,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水北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