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歡
摘要:本文通過規(guī)范舞蹈形體、加強日常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舞感,以及講解動作要領和合理運用多媒體組織活動,來開展中職學校舞蹈課堂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多注意培養(yǎng)學生對舞蹈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的來學習動作要領,使學生擁有良好的舞蹈形體姿態(tài)。
關鍵詞:中職學校;舞蹈課程;舞蹈教學
中職舞蹈課堂教學的開展,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完善教學方法,合理運用相關資源,組織教學活動。與此同時,還應結合班級學生具體狀況,做好設計教學方案和目標的工作,以此盡可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其日后的學習、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中職學校舞蹈課堂教學——規(guī)范舞蹈形體
課堂講授法能夠滿足舞蹈教學的規(guī)律,現(xiàn)代舞蹈教學中,多會通過網絡的方式組織教學活動。經口傳身授的方式,組織舞蹈教學活動,為舞蹈課堂教學中的主要方法。舞蹈教學中,為促使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動作要領,需要規(guī)范教師的語言,告知學生動作的名稱、要領、標準等,從而規(guī)范學生的動作、形體[1]。經實踐證實,開展實踐教學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舞蹈動作要領,充分發(fā)揮出課堂講授法的最大作用。
二、中職學校舞蹈課堂教學——加強日常練習
為提高學生舞蹈學習水平,應引起師生對舞蹈教學的重視,轉變對舞蹈學習的思想和方法,并非在節(jié)慶時才需要排練。所謂臺下十分鐘,臺下十年功,因此日常組織舞蹈教學時,需累積以往教學經驗,加強學生的日常基本功練習,以此使學生具有扎實的基本功,并對舞蹈教學感興趣,積極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鼓勵學生加強自主訓練。
三、中職學校舞蹈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舞感
舞感,即為舞蹈表演人員通過肢體動作配合音樂,按照音樂節(jié)奏和表達內容,表達的肢體美感。培養(yǎng)學生的舞感,利于提高學生的舞蹈體驗、舞蹈領悟。舞蹈,為感覺意識之一,可將心理體驗、心理創(chuàng)造有機結合起來,針對無感較強者可完美的將舞蹈和音樂結合起來,創(chuàng)設藝術的情境[2]。由此能看出,舞感能體現(xiàn)出一個舞者的內涵、 氣滯,舞者經自身技巧、感知融合的方式,展示舞蹈藝術效果。中職學校,需要幫助學生正確梳理舞感、舞蹈學習的關系、聯(lián)系。日常舞蹈學習使,可加強學生的舞感,提高學生舞蹈教學的整體水平。
四、中職學校舞蹈課堂教學——講解動作要領
日常開展舞蹈課程教學時,應滲透編舞方面的知識,根據(jù)講授舞蹈構圖、畫面規(guī)律等,組織教學活動。可通過一組表演、一組評價方式活動,使學生獲得更多表演的機會,客觀評判小組成員的表演情況。教師經講解動作要領,促使學生進行想象、聯(lián)系,并通過自己的理解加強練習,將動作的步驟以簡筆畫的方式繪畫出來,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理解能力、表現(xiàn)能力等。
五、中職學校舞蹈課堂教學——合理運用多媒體組織活動
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下,借助多媒體的作用組織舞蹈課堂教學活動,能夠以視頻的方式開展活動,和學生一起欣賞舞蹈教學內容[3]。此時,不但可充分發(fā)揮出多媒體軟件、技術的應用價值,而且利于師生間、學生間相互溝通,轉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同時,對加強師生對于舞蹈教學的認識非常有利,能秉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開展教學活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結語:
舞蹈,作為中職學校的主要課程,若想提高學生的舞蹈水平,首先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形體、對舞蹈教學的興趣。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具體狀況,合理設置教學目標、方法、計劃,從學生舞感、欣賞能力、協(xié)調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方面進行培養(yǎng),進而為學生日后的整體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宇.淺談中職學校舞蹈課堂教學策略[J].神州,2017(25):106-106.
[2]黃玉嬌,任靜.淺談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J].都市家教月刊,2017(5):254-255.
[3]曹曉寧.淺談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yè)舞蹈教學方法[J].戲劇之家,2017(4):22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