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敏
摘 要:隨著核心素養的提出,學校對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以核心素養為向導開展教學活動給予了充分的重視,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從而實現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在此,根據學生的發展特點就如何以核心素養為向導開展初中化學教學提出了有關策略,希望對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學習興趣;初中化學;核心素養
一、增加實驗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在學習化學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的現象,這樣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出現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積極地創新教學方法,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以核心素養為導向轉變教學方法。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增加學生實驗的機會,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激發學生的認識能力。例如,教師在教學《酸和堿的反應》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向學生提問:“同學們試想一下酸和堿會發生什么樣的反應呢?”學生在臺下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這時教師對學生說:“下面請同學們利用面前的實驗器材,通過實驗的方式對酸堿反應進行了解。”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創新了課題導入,還使學生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素養。這時教師指導學生完成實驗內容“首先同學們在燒杯中加入10 mL的氫氧化鈉溶液,并滴入2滴酚酞溶液,逐漸滴入稀鹽酸,不斷攪拌”,學生積極按照教師說的內容進行實驗操作,這時教師對學生提問:“同學們在實驗的過程中有什么發現嗎?”學生一積極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溶液由紅色逐漸變為無色。”這時教師對學生說:“剛剛這位同學說得很好,下面請同學們繼續進行實驗操作,在燒杯中加入10 mL氫氧化鉀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并不斷攪拌,大家在實驗時候有什么發現嗎?”學生二積極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溶液同樣由紅色逐漸變為無色”,這時教師又對學生提問道:“我們在實驗的過程中為什么要加入酚酞試劑?”學生三積極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因為這樣我們就能判斷反應有無發生。”教師接著說:“剛剛這位同學說得很好,下面請同學們想一下酸和堿什么時候恰好完全反應”學生四積極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就是在溶液剛好由紅色變成無色的時候。”這樣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加深了對酸和堿的認識。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讓學生對酸堿反應進行實驗的方式增加實驗內容,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二、充分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
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不僅符合核心素養的發展要求,而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開展初中化學教學的時候應該積極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從而實現提高學生認識能力的目的。例如,教師在教學《食品中的有機化合物》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對學生說:“下面請同學們結合生活內容想一下油脂主要有什么”學生積極就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有的學生說:“我認為有花生油”,還有的學生說:“還有豆油、菜籽油,這些都是油脂”,這時教師對學生說:“剛剛同學們說得都很好,下面老師對同學們剛剛說的內容進行補充,油脂主要包括兩大點,一個是同學們剛剛說的油,例如花生油、豆油等等,這種通常都是以液態呈現出來的;另外一個是脂肪,例如豬油、牛油等等,這種通常都是以固態的形式呈現出來的。”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加深了對知識的認識。這時教師對學生說:“下面請同學們根據生活中的有關內容想一下油脂對人有什么樣的作用。”學生一積極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減肥的人都會少吃油膩的東西,所以油脂一定可以給我們提供熱量。”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讓學生對生活中的有關內容進行回憶的方式充分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從而實現提高學生認識能力的
目的。
三、使用多媒體設備增強學生的直觀認識
多媒體設備不僅能夠創新教學內容,而且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效地使用多媒體設備順應了核心素養的發展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將多媒體設備作為提高學生認識能力的重要教學手段。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開展初中化學教學的時候應該充分使用多媒體設備。例如,教師在教學《金屬與礦物》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實驗室煉鐵的演示,并對學生說:“請同學們仔細觀看視頻中的內容,在觀看之后想一下我們在實驗的過程中都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學生積極地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我們應該等試管冷卻后停止通一氧化碳。”這樣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加深了對金屬與礦物的認識。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增加實驗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和使用多媒體設備增強學生的直觀認識的方式積極創新初中化學教學,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曾云足.淺談初中化學教學如何實施創新教育[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5(8).
[2]劉梅紅.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知識經濟,2013(13).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