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燁慧
摘 要: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信息接受與反饋,交流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時時根據內容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向學生提供充分的數學活動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使學生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關鍵詞:數學教學;學生;創設情境;培養
在操作、討論、生活、故事等情境中,更容易激活學生的思維,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和發展,也是優化數學教學、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一、創設操作情境,激活學生思維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曾經說過:“思維是從動作開始的,切斷了動作與思維之間的孩子,思維就得不到發展。”教學時,放手讓學生參與操作,拖過畫一畫、圍一圍、量一量等活動,既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增強了數學的趣味性,調動了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例如:在教學三年級“什么是周長”時,由于學生第一次接觸周長這個詞,對其陌生又難理解。因此,在課前先布置學生準備一片樹葉,一根繩子,一把尺子,課上教師先讓學生用筆描出樹葉的輪廓,學生興趣濃厚,把數學課當成美術課,認真地描起來,接著讓學生用繩子把輪廓圍起來,再用尺子量一量,圍起來的輪廓有多長?在整個課堂活動中,學生都沉浸在活動的樂趣中,而且很容易理解概念,學生不僅獲得了新知識,又提高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創設討論情境,培養合作意識
學會合作,學會與他人平等相處并共同提高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寬思路,提高學習效率,而且對個人的成長和今后的工作都將產生深遠影響。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創設主動參與的機會,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合作意識。
例如:在教學一年級“十以內的加法”8+2=?時,教師要求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把你的想法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看看你的想法和同伴的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學生交流,不同的學生就有不一樣的算法。有的學生說:“我是用手算的,先拿8個手指出來,再拿2個手指出來,共10個手指,就等于10。”有的學生說:“我是從8開始數,再往下數兩個數,9、10,所以等于10。”還有的學生說:“我是利用數的組成的知識得到8+2=10。”我及時肯定了學生3種不同的思考方法,然后引導學生討論:“這幾種方法,你覺得那種最簡便,進而讓學生初步認識到利用數的組成的知識來計算最簡便”。這樣,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討論交流中,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三、創設生活情境,走進數學世界
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到處充滿數學。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必須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從而提高學生從數學角度來看待實際問題的意識和主動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性。
例如:在教學一年級“高矮”這一課時,教師先請了兩名身高差不多的同學來比誰高誰矮,教師讓他們一個站在講臺上,一個站在講臺下,再讓學生看看他們誰高?學生的思維立刻活躍起來,有的學生在猜測,有的學生建議用尺子量,還有的同學提出應讓兩位同學站在同一個地方比,這個方法既簡單又快捷。于是,教師讓他們站在講臺上比,并悄悄讓較矮的同學把腳踮起來,學生立馬反駁說:“不能踮腳”。接著又請了三個、多個同學比高矮。在多次的比高矮中,教師通過故意制造矛盾,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讓學生親歷比高矮的過程,他們很快學會了比高矮。將數學與生活聯系,他們在生活中找數學,走進數學世界。
四、創設故事情境,誘發自學熱情
小學生愛關注“有趣、新奇、好玩”的事物。因此,在教學時,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教學情境,讓他們感受到數學是一件有意思、好玩的事情,從而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而創設故事情境是非常適合小學生的形式。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體積的意義”時,我巧妙地利用“烏鴉喝水”的故事向學生質疑:“為什么瓶子里的水沒有增加,丟進石子后水面卻上升了?”課堂上頓時活躍起來,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中有關長度、面積等的知識被激活。他們各抒己見,有的說因為石子又長度,有的說因為有寬度,還有的說因為有厚度、有面積等。正當學生為到底和什么有關系而苦苦思索時,教師看準火候兒,及時導入新課,并鼓勵學生比一比,看誰學習了新課后能夠正確解釋這個現象。通過這樣的質疑方式,打破了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的平衡狀態,使學生充滿熱情地投入思考,在愉悅的情境中體會和感悟知識。
學生各種能力、意識的培養需要一個和諧、積極、活潑的教學情境。創設好的教學情境,可以將探索的空間還給學生,把自主還給學生,使課堂教學與學生的情感、體驗、思維、創新融為一體,讓課堂教學效果最優化。
參考文獻:
[1]王淑杰.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境創設[J].新課程, 2011(5).
[2]韓國銀.小學數學情境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1(39).